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5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浅水型无声学释放器潜标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320563715.9, 申请日期: 2014-03-12, 公开日期: 2014-03-12
发明人:  陈永华;  姜静波
Adobe PDF(159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5/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浅水型无声学释放器潜标  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相连的潜标主体(1)及系留回收装置(2)  所述潜标主体(1)包括观测底座(12)及该观测底座(12)内载的观测设备  其中系留回收装置(2)包括尾巴缆(23)、重力锚(24)以及安装在船载绞车上的回收棘钩(21)  观测底座(12)包括抗拖网外罩(121)及支撑架体(125)  所述潜标主体(1)及重力锚(24)分别连接于尾巴缆(23)的两端  所述观测设备分别安装在支撑架体(125)内  所述回收棘钩(21)在回收所述潜标主体(1)时钩住尾巴缆(23)  在支撑架体(125)周围安装有抗拖网外罩(121)。  通过船载绞车回收所述潜标主体(1)  
推式定量分层取样器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305266.8, 申请日期: 2014-03-12, 公开日期: 2014-03-12
发明人:  类彦立;  李铁刚
Adobe PDF(65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80/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推式定量分层取样器  采样的采样管(2)套在拉杆(8)外、与所述可拆卸固定架(7)相连  其特征在于:由分层取样装置(1)和采样管(2)组成  所述固定螺钮(6)设于手柄(5)与可拆卸固定架(7)之间的拉杆(8)上  其中分层取样装置(1)包括手柄(5)、固定螺钮(6)、可拆卸固定架(7)、拉杆(8)及活塞(9)  位置可调。  所述拉杆(8)的顶端设有手柄(5)  底端连接有活塞(9)  可拆卸固定架(7)相对移动地安装在手柄(5)与活塞(9)之间的拉杆(8)上  
一种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320503440.X, 申请日期: 2014-02-12, 公开日期: 2014-02-12
发明人:  徐如彦;  杨玉玲;  王俊勤;  吴海京;  李强;  张杰;  刘在科;  陈强
Adobe PDF(79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0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掩体防拖结构框架(1)、浮体组件、筒体保护装置(2)、释放器(3)及设备仪器(6)  其中浮体组件设置于掩体防拖结构框架(1)内  所述筒体保护装置(2)设置于浮体组件上  所述释放器(3)和设备仪器(6)设置于筒体保护装置(2)内、释放器(3)与掩体防拖结构框架(1)连接。  
一种浅海潜标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412792.9, 申请日期: 2013-12-25, 公开日期: 2013-12-25
发明人:  陈永华
Adobe PDF(198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38/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浅海潜标  所述系留回收装置(2)包括尾巴缆(22)及重力锚(23)  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标主体(1)、系留回收装置(2)及布放打捞装置(3)  潜标主体(1)及重力锚(23)分别连接于尾巴缆(22)的两端  其中潜标主体(1)与系留回收装置(2)彼此相连、通过布放打捞装置(3)进行布放或打捞  所述潜标主体(1)包括观测底座(12)及该观测底座(12)内载的观测设备  观测底座(12)包括抗拖网外罩(121)及支撑架体(125)  所述布放打捞装置(3)包括调查船(31)、船载绞车(32)、船载起重机(33)及回收棘钩(36)  所述观测设备分别安装在支撑架体(125)内  船载绞车(32)及船载起重机(33)分别安装在调查船(31)上  在支撑架体(125)周围安装有抗拖网外罩(121)  所述回收棘钩(36)在回收所述潜标主体(1)时钩住尾巴缆(22)  通过船载绞车(32)回收所述潜标主体(1)。  
一种便携式水体垂直剖面光学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412848.0, 申请日期: 2013-12-25, 公开日期: 2013-12-25
发明人:  陈永华;  姜静波;  张亭禄
Adobe PDF(104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42/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便携式水体垂直剖面光学测量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块(2)、辐照度传感器(3)、支撑架体、重力平衡调节锤(10)及辐亮度传感器(11)  所述重力平衡调节锤(10)可相对移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体下部  其中浮力块(2)安装在支撑架体顶部  辐照度传感器(3)及辐亮度传感器(11)通过该重力平衡调节锤(10)在支撑架体上的移动  所述辐照度传感器(3)及辐亮度传感器(11)分别安装在支撑架体的两侧  在水中始终处于竖直方向。  
一种海参诱捕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294434.2, 申请日期: 2013-11-27, 公开日期: 2013-11-27
发明人:  许强;  张立斌;  杨红生;  刘辉;  林承刚
Adobe PDF(98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95/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海参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层板(1)、单向活门(2)、内隔板(3)、固定鼻(5)及诱食剂投放区(8)  其中层板(1)至少为两个  并依次上下布置  相邻两层板(1)间通过固定鼻(5)连接  并留有能容置海参的空间  所述内隔板(3)将相邻两层板(1)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海参能进入栖息的空间  所述诱食剂投放区(8)设置于相邻层板(1)之间  所述相邻层板(1)的四周均设有向内开的单向活门(2)。  
推式定量分层取样器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220424708.6, 申请日期: 2013-03-06, 公开日期: 2013-03-06
发明人:  李铁刚;  类彦立
Adobe PDF(60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55/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推式定量分层取样器  其特征在于:由分层取样装置(1)和采样管(2)组成  采样的采样管(2)套在拉杆(8)外、与所述可拆卸固定架(7)相连  其中分层取样装置(1)包括手柄(5)、固定螺钮(6)、可拆卸固定架(7)、拉杆(8)及活塞(9)  所述固定螺钮(6)设于手柄(5)与可拆卸固定架(7)之间的拉杆(8)上  所述拉杆(8)的顶端设有手柄(5)  位置可调。  底端连接有活塞(9)  可拆卸固定架(7)相对移动地安装在手柄(5)与活塞(9)之间的拉杆(8)上  
一种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及其布放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321014.X, 申请日期: 2012-06-20, 公开日期: 2012-06-20
发明人:  张立斌;  杨红生;  张涛;  曲光伟;  邱天龙;  许强;  李俊辉;  沈志勇;  刘石林;  陈康
Adobe PDF(52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47/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  其特征在于:包括驳船(1)及安装在驳船(1)甲板上的绞车(2)  所述隔板(8)的顶部安装有转向滑轮(9)  所述驳船(1)上设有盛载海珍品增殖礁体的礁体舱(3)  绳索(11)的一端与支撑底板(6)的自由端相连  该礁体舱(3)包括隔板(8)及支撑底板(6)  另一端接至所述绞车(2)  其中礁体舱(3)的四周由隔板(8)围成  海珍品增殖礁体通过绞车(2)驱动支撑底板(6)开启布放。  所述支撑底板(6)位于隔板(8)的下方  支撑底板(6)的下方即为海水  支撑底板(6)的一端铰接于驳船(1)上  另一端为开合的自由端  
一种快速检测自然水样中赤潮藻的试剂盒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261804.9, 申请日期: 2012-03-14, 公开日期: 2012-03-14
发明人:  王广策;  张宝玉;  陈国福
Adobe PDF(62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所述试剂为0.05?0.2ml?ddh2o、0.2?0.4ml95%乙醇、1.5?2.5ml?20×set?buffer、600?700μl?5×set?buffer、400?500μl?1×set?buffer和10?15μl?fitc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溶液。  一种快速检测自然水样中赤潮藻的试剂盒  其特征在于:试剂盒由滤膜、试剂和待测样品组成  
泥质海底水下锚系打捞装置与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151846.7, 申请日期: 2011-10-19, 公开日期: 2011-10-19
发明人:  任建明;  陈永华;  臧有才;  刘长华;  张钦
Adobe PDF(24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77/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泥质海底水下锚系打捞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小型船只(1)、绞车(2)、钢丝绳(3)和打捞棘钩(4)  绞车(2)架设在小型船只(1)的后甲板上  钢丝绳(3)的一端与打捞棘钩(4)相连  另一端缠绕在绞车(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