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3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一种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424580.8, 申请日期: 2014-05-14, 公开日期: 2014-05-14
发明人:  韩丽君;  袁毅;  郭书举;  曲桂艳;  刘旭
Adobe PDF(34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643/4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1)将泡叶藻原料于40‑60℃下浸泡提取在泡叶藻原料干藻重量6‑10倍的稀盐酸溶液中1.3‑4.8h  酸浸泡后的泡叶藻固体继续加入其体积3‑6倍的水溶液  稀酸浸泡液待用  搅拌浸泡4‑7h  2)将上层漂浮物调节至ph5.5‑6.5  保留上层漂浮物  收集水浸泡液  在经过滤或高速离心  将上述依次经稀酸和水浸泡后固态藻体采用纳米高压均质机进行细胞破碎  将稀酸浸泡和水浸泡液合并待用  收集过滤液a  破碎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b  3)将上述合并液、过滤液a和上清液b混合均匀后进行超滤去除盐分  而后超滤浓缩至原料重量的1/2体积(v/w)  4)将上述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干品加入其3‑5倍重量的蒸馏水中进行溶解  浓缩液进行醇沉淀  溶解后通过装有deae‑sepharose f.f.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洗脱  沉淀物干燥  收集洗脱液透析后于55‑65℃低温浓缩并冷冻干燥获得  即为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干品  即得到原藻重量1.5‑2.3%的岩藻聚糖硫酸酯。  
一种壳聚糖接枝烷基取代小檗红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749653.5, 申请日期: 2014-04-09, 公开日期: 2014-04-09
发明人:  李鹏程;  胡林峰;  邢荣娥;  刘松;  于华华;  秦玉坤;  陈晓琳
Adobe PDF(110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0/1  |  提交时间:2014/08/04
式ⅰ—a或式ⅰ—b中r为9‑o‑烷基取代小檗红碱  一种壳聚糖接枝烷基取代小檗红碱衍生物  N为聚合度≥2  其特征在于: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为式ⅰ—a的2‑n‑烷基取代小檗红碱壳聚糖或式ⅰ—b的6‑o‑烷基取代小檗红碱壳聚糖  Fda0000450650990000011.jpg  
一种新型对虾生物饲料及其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653238.X, 申请日期: 2014-03-26, 公开日期: 2014-03-26
发明人:  王宝杰;  夏青;  王雷;  刘梅;  蒋克勇
Adobe PDF(115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84/3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新型对虾生物饲料  其特征在于:饲料为干料  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  发酵豆粕10~15﹪、发酵生粕15~25﹪、酶解多肽15~20﹪、破壁酵母5~7﹪、鱼粉5%~7﹪、虾壳粉3~5﹪、高筋面粉20~25﹪、大豆磷脂1~2﹪、磷酸二氢钙1~2﹪、复合维生素0.5~1﹪和复合矿物质0.5~1﹪。  
一种测定贝壳体积和质量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612214.X, 申请日期: 2014-02-26, 公开日期: 2014-02-26
发明人:  竺奇慧;  张国范;  李莉
Adobe PDF(117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14/3  |  提交时间:2014/08/04
2)用记号笔在镊子夹物端以上划一条标线  一种测定贝壳体积和质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电子天平、盛有已知密度ρ蒸(单位:g/cm3)的蒸馏水的烧杯、镊子、记号笔  以及待测的贝壳  3)将烧杯置于电子天平上  镊子伸入液面至步骤2)所划标线处  4)用所述镊子夹贝壳伸入液面至步骤2)所划标线处  5)放开镊子  打开天平并调零  待电子天平稳定后记录读数m0(单位:g)  让贝壳沉至烧杯底部  6)根据步骤4)所计算的贝壳体积v和步骤5)记录的贝壳质量m  利用该读数m0和ρ蒸计算出贝壳体积v(单位:cm3)  镊子的位置保持伸入蒸馏水液面至标线不变  计算所述贝壳密度ρ=m/v  7)依照步骤4)的方法  待电子天平稳定后记录读数m(单位:g)  在贝解剖前测得贝的整体体积v1  该读数m即为贝壳重量  以及贝解剖后测得贝的贝壳体积v2  即可计算贝的壳腔容积v3=v1?v2。  
一种在贝类幼虫中定量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545897.7, 申请日期: 2014-01-22, 公开日期: 2014-01-22
发明人:  黄雯;  阙华勇;  许飞;  李莉;  张国范
Adobe PDF(129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6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在贝类幼虫中定量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幼虫样品用液氮研磨法研磨成粉末状  2)研磨后进行低温干燥  分成ab两部分分别用于以下步骤  3)将a部分样品准确称量干重后  按固定比例加入0.01mol/l?naoh溶液  4)8000?12000rpm离心5?10min  2?8℃下充分浸润1h以上提取甲状腺激素  取上清  5)取步骤4)中的上清  用于定量检测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即总甲状腺素t4和总3  7)将步骤6)中裂解细胞释放蛋白用于检测样品中总蛋白含量  5  6)将b部分样品准确称量干重后加入细胞裂解液和pmsf室温放置1h以上  3′?三碘甲腺原氨酸t3  裂解细胞释放蛋白  8)将数据整合  计算出幼虫中每克蛋白含甲状腺激素x克  即xg/gprotein。  
一种红球藻虾青素在制备保护或修复肾脏功能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315191.6, 申请日期: 2013-12-25, 公开日期: 2013-12-25
发明人:  刘建国;  庞通;  张勇;  刘倩;  林伟;  袁毅;  龙元薷;  张立涛
Adobe PDF(345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84/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红球藻虾青素在制备保护或修复肾脏功能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鱼肉自动分级装置和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573966.5, 申请日期: 2013-05-01, 公开日期: 2013-05-01
发明人:  刘子毅;  刘鹰;  范良忠;  刘力;  李贤;  刘宝良;  孙国祥;  仇登高;  陈珠
Adobe PDF(161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鱼肉自动分级装置  光照系统(6):用于提供光照环境并防止放入的肉片表面反光  其特征在于包括:视觉采集装置(1)、光照系统(6)、外触发模块(4)和计算机系统(5)  视觉采集装置(1)与光照系统(6)、计算机系统(5)连接  视觉采集装置(1):用于采集置于光照系统(6)内部鱼肉的图像信息  还通过外触发模块(4)和计算机系统(5)连接  外触发模块(4):接收计算机系统(5)的控制信号并触发视觉采集装置(1)令其采集图像信息  同时将采集的过程实时显示在人机界面上。  计算机系统(5):接收人机界面的指令并控制鱼肉图像信息的采集  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得到鱼肉的等级  
一种制备α-Fe2O3纳米球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323134.8, 申请日期: 2013-05-01, 公开日期: 2013-05-01
发明人:  李鹏程;  魏振华;  邢荣娥;  刘松;  于华华;  秦玉坤;  李荣峰;  李克成;  李冰;  王雪芹
Adobe PDF(706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67/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制备α‑fe2o3纳米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1)以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3·6h2o)为铁源  其中  尿素(co(Nh2)2)为氢氧根离子引发剂  六水合三氯化铁与尿素摩尔比为1:1‑1.5  2)将上述微波处理后产物自然冷却后离心  将铁源与引发剂利用超声溶解于甘油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  铁源浓度为1.0‑1.5mol/l  所得沉淀采用乙醇和水进行交替洗涤  而后置于密闭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  甘油和水体积比为1:2‑9  洗涤后干燥  在130‑150℃进行微波处理20‑50min  即得平均直径300‑500nm、整体结构由尺寸约20‑50nm的棒状纳米亚单元构成的α‑fe2o3纳米球。  
一种区分长心卡帕藻与细齿麒麟菜的微卫星标记及其特异性引物和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249152.6, 申请日期: 2012-10-31, 公开日期: 2012-10-31
发明人:  张振;  刘建国;  庞通;  李凌;  林伟
Adobe PDF(950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4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细齿麒麟菜的微卫星标记为seq.id.no6?10碱基序列所示。  一种区分长心卡帕藻与细齿麒麟菜的微卫星标记  其特征在于:长心卡帕藻微卫星标记为seq.id.no1?5碱基序列所示  
一类治疗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147850.6, 申请日期: 2011-04-20, 公开日期: 2011-04-20
发明人:  史大永;  范晓;  卢伟伸;  郭书举;  崔永超
Adobe PDF(119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62/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类治疗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具有如下结构化合物、以及它们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活性成份:化合物i: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3′?二溴?4′  3′?dibromo?4′  化合物ii:中文名称:双?(2  5′?二羟基?苯基)?(2  5′?dihydroxy?phenyl)?(2  3  英文名称:bis?(2  3  3  6?三溴?4  3  化合物iii:中文名称:双?(2  6?三溴?4  6?tribromo?4  5?二羟基?苯基)?甲酮  6?tribromo?4  3?二溴?4  英文名称:bis?(2  5?二羟基?苯基)?甲酮  5?dihydroxy?phenyl)?methanone  5?dihydroxy?phenyl)?methanone  5?二羟基苯基)?甲烷  3?dibromo?4  化合物iv:中文名称:双?(2  5?dihydroxy?phenyl)?methane  3  英文名称:bis?(2  6?三溴?4  3  化合物v:中文名称:(2′  5?二羟基?苯基)?甲烷  6?tribromo?4  3′?二溴?4′  英文名称:(2′  5?dihydroxy?phenyl)?methane  5′?二羟基?苯基)?(2  3′?dibromo?4′  化合物vi:中文名称:3  3  5′?dihydroxy?phenyl)?(2  4?二溴?5?(2′?溴?3′  英文名称:3  6?三溴?4  3  4′?二羟基?6′?乙氧甲基苄基)?苯?1  4?dibromo?5?(2′?bromo?3′  化合物vii:中文名称:3  5?二羟基?苯基)?甲烷  6?tribromo?4  2?二醇  4′?dihydroxy?6′?ethoxymethyl?benzyl)?benzene?1  4?二溴?5?(2′?溴?3′  英文名称:3  5?dihydroxy?phenyl)?methane  2?diol  4′?二羟基?6′?甲氧甲基苄基)?苯?1  4?dibromo?5?(2′?bromo?3′  2?二醇  4′?dihydroxy?6′?methoxymethyl?benzyl)?benzene?1  2?diol。fsa0000006560090001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