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241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涂料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124510.6, 申请日期: 2011-12-21, 公开日期: 2011-12-21
发明人:  徐爱敏;  杨小刚;  国建飞;  纪秀丽;  赵霞
Adobe PDF(99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2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涂料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制备工艺分三步实施:①将催化剂、阻聚剂和丙烯酸混合液加入环氧树脂中  该方法首先将环氧树脂和丙烯酸发生开环反应制得环氧丙烯酸树脂  开环反应生成环氧丙烯酸树脂  其中  然后  丙烯酸与环氧树脂反应的用量分别按照丙烯酸和环氧基的物质的量  ②在氮气保护下  将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发生加成反应制得端异氰酸酯预聚体  记为1摩尔环氧基和1~1.2摩尔丙烯酸反应  将二异氰酸酯和聚醚进行加成反应  其中  最后  得到端异氰酸酯预聚体  聚醚的用量和二异氰酸酯的用量分别按其所含羟基物质的量和异氰酸酯基物质的量  ③将所述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和环氧丙烯酸树脂按比例均匀混合后  将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和环氧丙烯酸树脂发生交联反应  记为1摩尔羟基用1.1~2.0摩尔异氰酸酯基  加入交联剂和扩链剂  形成了一种互穿型网络聚合物  反应生成互穿型网络聚合物  即聚醚改性环氧树脂  即聚醚改性环氧树脂。  
大型海藻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及热解液化工艺研究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作者:  赵辉
Adobe PDF(517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8/0  |  提交时间:2014/08/08
生物质  大型海藻  热解  动力学  
一种查尔霉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080565.1, 申请日期: 2011-10-19, 公开日期: 2011-10-19
发明人:  丁玲;  秦松;  李富超;  张伟杰;  哈特穆特·拉赤
Adobe PDF(48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7/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查尔霉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操作:1)固体培养:将海洋链霉菌m491接种于m2+固体培养基  其中链霉菌m491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  在28?30℃下培养直至长出青灰色的孢子  保藏编号为:cgmcc?no.2446  2)摇床培养:将上述培养的0.5?1.0cm2带有孢子丝的琼脂块接种到200?250ml豆粉液体培养基  在28?35℃温度以110?130rpm的转速下进行摇床培养4?5天后  3)萃取:将上述发酵液用有机溶剂浸提3?4次  待用  合并有机相浓缩得粗提物  4)纯化:将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  以1?3l二氯甲烷  组分4经浓硫酸/茴香醛显色待含棕黄色的条带  2?4l二氯甲烷/2%甲醇  再将组分4经硅胶柱层析以二氯甲烷/7%甲醇进行梯度洗脱  1?3l二氯甲烷/5%甲醇  待以展开剂为二氯甲烷/10%甲醇时rf=0.22?0.24处  1?3l二氯甲烷/10%甲醇梯度进行洗脱  分离得到式二化合物  流速为8?11ml/min  在rf=0.25?0.27分离得到式三化合物。  将所得组分3经浓硫酸/茴香醛显色待含棕黄色的条带  经葡聚糖层析后  在展开剂为二氯甲烷/10%甲醇时rf=0.50?0.52分离得到式一化合物  
一种壳聚糖缩硫代氨基脲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093213.X, 申请日期: 2011-10-12, 公开日期: 2011-10-12
发明人:  李鹏程;  秦玉坤;  邢荣娥;  刘松;  李克成;  孟祥涛;  崔金会;  李荣锋;  李冰
Adobe PDF(52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n=4?4000。fsa00000473412600011.tif  一种壳聚糖缩硫代氨基脲衍生物  其特征在于  其通式如式i所示  式ⅰ中:r为脂肪烷基、芳香基或取代的芳香基  
Fabrication of SrTiO3 Nanocrystalline Film Photoelectrode and Its Photoelectrochemical Anticorrosion Properties for Stainless Steel 期刊论文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11, 卷号: 27, 期号: 10, 页码: 2393-2399
作者:  Bu Yu-Yu;  Li Wei-Bing;  Yu Jian-Qiang;  Wang Xiu-Tong;  Qi Mei-Ling;  Nie Meng-Yan;  Hou Bao-Rong
Adobe PDF(79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40/0  |  提交时间:2015/07/20
Srtio3  Film Photoelectrode  Photoelectrochemistry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304 Stainless Steel  
《海洋科学消息》2011年第5期 其他
2011-09-28
作者:  《海洋科学消息》编辑部
Adobe PDF(278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313/37  |  提交时间:2011/11/12
一种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内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027667.7, 申请日期: 2011-09-07, 公开日期: 2011-09-07
发明人:  李鹏程;  李荣锋;  于华华;  冯金华;  邢荣娥;  刘松;  秦玉坤;  李克成;  孟祥涛;  崔金会
Adobe PDF(65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62/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1)将霞水母刺丝囊细胞加入预冷缓冲液中破碎  2)将上述步骤1)上清液于2~6℃下用缓冲液透析过夜  破碎后2~6℃离心  然后低温离心  3)将步骤2)所得上清液过滤  收集上清液  收集上清液  而后用含con?a?sepharose?4b亲和柱进行分离  4)将步骤3)得到的上清液用强阴离子交换树脂mono?q预装柱纯化分离  待用  待用  分离时采用含有0.1~0.3mα?甲基?d?甘露糖苷和0.1~0.3mnacl的ph7.4  依次采用ph7.8  浓度10~30mm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洗脱并收集洗脱液  浓度为10~30mm的tris?hcl缓冲液和含1m?nacl的ph7.8  低温离心  浓度为10~30mm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  收集上清液  流速为0.2~0.5mlmin?1  待用  收集约25~40min洗脱液  即为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  
一种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内分离热激蛋白60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596892.8, 申请日期: 2011-08-17, 公开日期: 2011-08-17
发明人:  李鹏程;  李荣锋;  于华华;  冯金华;  邢荣娥;  刘松;  秦玉坤;  李克成;  孟祥涛;  崔金会
Adobe PDF(72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64/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热激蛋白60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1)将从霞水母触手中得到的霞水母刺丝囊细胞加入预冷缓冲液中破碎  2)步骤1)所得上清液即为霞水母刺丝囊细胞毒素于2?6℃下对ph7.820mm?tris?hcl缓冲液透析过夜  破碎后低温离心  然后低温离心  3)将步骤2)所得上清液过滤  收集上清液  收集上清液  而后将其上含deae?sepharosefast?flow的阴离子交换树柱进行分离  4)将步骤3)用截留分子量为3kda的超滤管浓缩的浓缩物用凝胶树脂superdex75柱纯化分离  待用  待用  首先采用ph7.820mmtris?hcl缓冲液洗脱  采用含有浓度为0.15?0.5m的nacl的ph7.820mm?tris?hcl缓冲液洗脱  而后采用含有浓度分别为0.1?2m不同浓度的nacl的ph7.820mm?tris?hcl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  流速为0.2?0.5mlmin?1  收集各洗脱峰  收集各洗脱峰  而后用截留分子量为3kda的超滤管浓缩  其中流出体积50ml?80ml内的组分即为热激蛋白60。  待用  
中国明对虾两种免疫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功能研究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作者:  桂朗
Adobe PDF(383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26/2  |  提交时间:2014/08/08
中国明对虾  免疫基因  四跨膜蛋白  Crustin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中国南海海绵共生微生物的宏基因组研究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作者:  侯战辉
Adobe PDF(388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1/1  |  提交时间:2014/08/08
海绵  共生微生物  16s-rdna  宏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