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81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一种脊尾白虾人工选育小群体亲本同步化建系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 201510059249.4, 申请日期: 2015-02-04,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Adobe PDF(41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88/6  |  提交时间:2015/06/09
蜈蚣藻的丝状体育苗及其海上养殖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455703.9, 申请日期: 2013-12-25, 公开日期: 2013-12-25
发明人:  王金霞;  董瑞琪;  张海霞;  周百成
Adobe PDF(61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39/0  |  提交时间:2014/08/04
蜈蚣藻丝状体育苗及海上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通过人工手段对蜈蚣藻丝状体无性细胞系进行诱导全能性表达  获得可在海上养殖的蜈蚣藻苗株。  
一种海参诱捕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294434.2, 申请日期: 2013-11-27, 公开日期: 2013-11-27
发明人:  许强;  张立斌;  杨红生;  刘辉;  林承刚
Adobe PDF(98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96/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海参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层板(1)、单向活门(2)、内隔板(3)、固定鼻(5)及诱食剂投放区(8)  其中层板(1)至少为两个  并依次上下布置  相邻两层板(1)间通过固定鼻(5)连接  并留有能容置海参的空间  所述内隔板(3)将相邻两层板(1)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海参能进入栖息的空间  所述诱食剂投放区(8)设置于相邻层板(1)之间  所述相邻层板(1)的四周均设有向内开的单向活门(2)。  
一种实验用可调节流速的模拟水流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314046.6, 申请日期: 2013-11-27, 公开日期: 2013-11-27
发明人:  杨红生;  林承刚;  张立斌;  邱天龙;  张涛;  阚仁涛;  周毅;  许强;  刘石林;  孙丽娜
Adobe PDF(82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75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实验用可调节流速的模拟水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装置、水流发生装置及水流调节装置  所述水流发生装置包括自吸式水泵(12)、进水装置(8)及出水装置(11)  其中实验装置包括水槽(1)及安装在水槽(1)内的多个整流栅(3)  该进水装置(8)及出水装置(11)分别通过进水管(9)及出水管(10)与自吸式水泵(12)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自吸式水泵(12)与水流调节装置电连接  所述水槽(1)的内部被多个整流栅(3)分成多个水道  所述进水装置(8)及出水装置(11)分别位于水槽(1)内不同的水道中  通过水流调节装置控制自吸式水泵(12)的频率  所述自吸式水泵(12)通过进水装置(8)泵入的水由出水装置(11)泵出、进而形成水流  进而调节水流速度。  
一种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新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235286.7, 申请日期: 2013-10-09, 公开日期: 2013-10-09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崔朝霞;  万建军
Adobe PDF(36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4/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新方法  (3)基于形态学标记的药物诱导起始时刻的确定:将受精膜举起作为诱导起始时刻的形态学标记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如下:(1)亲蟹的海水驯化:将亲蟹生活的盐度从0提高到18‰  (2)亲蟹标记:将有编码的塑料标签绑缚在雌蟹上  (4)kcl诱导最优参数的确定及应用:通过实验确定kcl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的有效浓度及处理持续时间并加以应用  并在此盐度驯化后开始交配产卵  以标记区分亲蟹个体  (5)药物渗透性增加措施:增加药物与受精卵接触面积  以利于诱导药物的渗透。  
一种实验用可视调压水箱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144105.X, 申请日期: 2013-08-14, 公开日期: 2013-08-14
发明人:  林承刚;  张立斌;  杨红生;  张涛;  周毅;  许强;  刘石林;  潘洋
Adobe PDF(199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7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实验用可视调压水箱  所述顶板(5)上分别安装有与观察室内连通的第一压力表(2)及泄压阀(3)。  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装置及观察室  所述底板(14)上分别开有进出水孔(12)及调压孔(11)  其中观察室包括顶板(5)、法兰(7)、筒形侧壁(9)及底板(14)  该进出水孔(12)与水源连通  所述筒形侧壁(9)的两端分别与法兰(7)及底板(14)密封连接  调压孔(11)与所述调压装置相连通  在法兰(7)上密封连接有顶板(5)  
一种稳定提高中华绒螯蟹多倍体诱导效率的便利设施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320014475.7, 申请日期: 2013-07-31, 公开日期: 2013-07-31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崔朝霞;  万建军
Adobe PDF(54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22/2  |  提交时间:2014/08/04
所述产卵箱内设置有若干隔开的产卵小室  一种稳定提高中华绒螯蟹多倍体诱导效率的便利设施  用于中华绒螯蟹繁殖行为的实时监控  所述图像采集系统用于实时监控中华绒螯蟹的繁殖行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循环系统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产卵小室内  包括产卵箱、水循环系统以及图像采集系统  完成所述产卵箱内水的循环流动  
一种明显提高脊尾白虾人工育苗存活率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015976.7, 申请日期: 2013-07-24, 公开日期: 2013-07-24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于洋
Adobe PDF(40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7/3  |  提交时间:2014/08/04
纱网的孔径以幼体可以自由通过而亲虾不能通过为宜  一种大幅提高脊尾白虾人工育苗出苗量的方法  并于孵化池的亲虾活动区内投放脊尾白虾的抱卵亲虾进行孵化培养  其特征在于:在人工育苗过程中利用幼体趋光性分离并收集脊尾白虾幼体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孵化池内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割:在孵化池中部靠近一侧池壁处设置一长条状隔离纱网  利用普通纱网将孵化池隔离为亲虾活动区和幼体收集区两部分  (2)不同功能区域的光照调节:在亲虾活动区的上部架设遮阳网以降低光照强度  在幼体收集区远离亲虾活动区一侧的池壁上部安装日光灯增加光照强度  (3)可升降调节的幼体收集网的制作安装:按照幼体收集区的实际面积大小制作小于幼体收集区水面尺寸的幼体收集网  以尼龙绳将收集网固定在幼体收集区中下层  (4)幼体收集:当幼体培育条件准备完毕  收集网的高度可通过尼龙绳调节  且幼体收集区的幼体密度大于100个幼体/l时  即时(或及时)收集脊尾白虾幼体。  
一种脊尾白虾非繁殖季节人工促熟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064005.6, 申请日期: 2013-06-05, 公开日期: 2013-06-05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于奎杰
Adobe PDF(35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9/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脊尾白虾非繁殖季节人工促熟方法  其特征在于:(1)亲虾的选择及暂养:非繁殖季节  选择已达性成熟规格的亲虾(雌:雄=2‑3:1)放入亲虾培育池中暂养7‑10天  期间保持自然温度、光照周期(视当时自然条件而定)  每天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并及时清污、换水。(2)人工促熟: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春季繁殖起始季节水温逐渐上升、光照周期逐渐延长的特点  利用温度、光照周期调控同时辅以营养强化实现脊尾白虾在非繁殖季节的产卵繁殖  具体调控方法包括水温控制、光照周期调节及营养强化。  
一种利用大型海藻造纸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051157.8, 申请日期: 2012-07-18, 公开日期: 2012-07-18
发明人:  王广策;  林阿朋;  裴继诚;  朱大玲;  李健;  张方东
Adobe PDF(50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90/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利用大型海藻造纸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以大型海藻与造纸纸浆混合形成纸或纸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