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本次检索基于用户作品认领结果)

浏览/检索结果: 共34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及幼体发育的影响研究 期刊论文
海洋科学, 2013, 期号: 10, 页码: 41898
作者:  栗治国;  张成松;  张岩;  李富花;  相建海
Adobe PDF(57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7/4  |  提交时间:2014/07/28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温度效应  胚胎发育  幼体发育  
三氯异氰尿酸对脊尾白虾幼体存活及发育的影响 期刊论文
海洋科学, 2013, 期号: 9, 页码: 24-27
作者:  张成松;  李富花;  相建海
Adobe PDF(44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37/3  |  提交时间:2014/07/28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三氯异氰尿酸  幼体发育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一种明显提高脊尾白虾人工育苗存活率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015976.7, 申请日期: 2013-07-24, 公开日期: 2013-07-24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于洋
Adobe PDF(40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60/3  |  提交时间:2014/08/04
纱网的孔径以幼体可以自由通过而亲虾不能通过为宜  一种大幅提高脊尾白虾人工育苗出苗量的方法  并于孵化池的亲虾活动区内投放脊尾白虾的抱卵亲虾进行孵化培养  其特征在于:在人工育苗过程中利用幼体趋光性分离并收集脊尾白虾幼体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孵化池内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割:在孵化池中部靠近一侧池壁处设置一长条状隔离纱网  利用普通纱网将孵化池隔离为亲虾活动区和幼体收集区两部分  (2)不同功能区域的光照调节:在亲虾活动区的上部架设遮阳网以降低光照强度  在幼体收集区远离亲虾活动区一侧的池壁上部安装日光灯增加光照强度  (3)可升降调节的幼体收集网的制作安装:按照幼体收集区的实际面积大小制作小于幼体收集区水面尺寸的幼体收集网  以尼龙绳将收集网固定在幼体收集区中下层  (4)幼体收集:当幼体培育条件准备完毕  收集网的高度可通过尼龙绳调节  且幼体收集区的幼体密度大于100个幼体/l时  即时(或及时)收集脊尾白虾幼体。  
脊尾白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期刊论文
水产学报, 2013, 期号: 6, 页码: 809-815
作者:  张成松;  李富花;  相建海
Adobe PDF(28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1/2  |  提交时间:2014/07/28
脊尾白虾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一种脊尾白虾非繁殖季节人工促熟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064005.6, 申请日期: 2013-06-05, 公开日期: 2013-06-05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于奎杰
Adobe PDF(35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40/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脊尾白虾非繁殖季节人工促熟方法  其特征在于:(1)亲虾的选择及暂养:非繁殖季节  选择已达性成熟规格的亲虾(雌:雄=2‑3:1)放入亲虾培育池中暂养7‑10天  期间保持自然温度、光照周期(视当时自然条件而定)  每天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并及时清污、换水。(2)人工促熟: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春季繁殖起始季节水温逐渐上升、光照周期逐渐延长的特点  利用温度、光照周期调控同时辅以营养强化实现脊尾白虾在非繁殖季节的产卵繁殖  具体调控方法包括水温控制、光照周期调节及营养强化。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Akt/PKB基因在病原刺激下的表达和功能分析 期刊论文
海洋与湖沼, 2013, 期号: 3, 页码: 611-617
作者:  迟艳红;  李诗豪;  王冬冬;  孙玉苗;  李富花;  相建海
Adobe PDF(434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85/2  |  提交时间:2014/07/28
中国明对虾  Akt/pkb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凡纳滨对虾α-淀粉酶基因PCR-RFLP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期刊论文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 期号: 3, 页码: 124-130
作者:  辛静静;  刘小林;  李喜莲;  王宪宗;  黄皓;  相建海
Adobe PDF(34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5/1  |  提交时间:2013/09/27
凡纳滨对虾  Α-淀粉酶基因  Pcr-rflp  生长性状  
凡纳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期刊论文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期号: 2, 页码: 15-20
作者:  杨长明;  何铜;  刘小林;  黄皓;  相建海
Adobe PDF(19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76/1  |  提交时间:2013/09/27
凡纳对虾  形态性状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SDS-PAGE与液质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浆蛋白 期刊论文
海洋与湖沼, 2009, 卷号: 20, 期号: 2, 页码: 208-213
作者:  黄冰心;  蒋昊;  张继泉;  相建海
Adobe PDF(31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5/2  |  提交时间:2011/07/25
一种玻璃海鞘的全人工养殖方法及简易型连续投饵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ZL200410050215.0, 申请日期: 2008-06-25, 公开日期: 2011-07-15
发明人:  相建海;  刘利平;  蔡难儿;  李富花;  董波
Adobe PDF(41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42/2  |  提交时间:20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