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7条,第1-7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一种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新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235286.7, 申请日期: 2013-10-09, 公开日期: 2013-10-09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崔朝霞;  万建军
Adobe PDF(36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1/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新方法  (3)基于形态学标记的药物诱导起始时刻的确定:将受精膜举起作为诱导起始时刻的形态学标记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如下:(1)亲蟹的海水驯化:将亲蟹生活的盐度从0提高到18‰  (2)亲蟹标记:将有编码的塑料标签绑缚在雌蟹上  (4)kcl诱导最优参数的确定及应用:通过实验确定kcl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的有效浓度及处理持续时间并加以应用  并在此盐度驯化后开始交配产卵  以标记区分亲蟹个体  (5)药物渗透性增加措施:增加药物与受精卵接触面积  以利于诱导药物的渗透。  
一种明显提高脊尾白虾人工育苗存活率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015976.7, 申请日期: 2013-07-24, 公开日期: 2013-07-24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于洋
Adobe PDF(40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1/3  |  提交时间:2014/08/04
纱网的孔径以幼体可以自由通过而亲虾不能通过为宜  一种大幅提高脊尾白虾人工育苗出苗量的方法  并于孵化池的亲虾活动区内投放脊尾白虾的抱卵亲虾进行孵化培养  其特征在于:在人工育苗过程中利用幼体趋光性分离并收集脊尾白虾幼体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孵化池内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割:在孵化池中部靠近一侧池壁处设置一长条状隔离纱网  利用普通纱网将孵化池隔离为亲虾活动区和幼体收集区两部分  (2)不同功能区域的光照调节:在亲虾活动区的上部架设遮阳网以降低光照强度  在幼体收集区远离亲虾活动区一侧的池壁上部安装日光灯增加光照强度  (3)可升降调节的幼体收集网的制作安装:按照幼体收集区的实际面积大小制作小于幼体收集区水面尺寸的幼体收集网  以尼龙绳将收集网固定在幼体收集区中下层  (4)幼体收集:当幼体培育条件准备完毕  收集网的高度可通过尼龙绳调节  且幼体收集区的幼体密度大于100个幼体/l时  即时(或及时)收集脊尾白虾幼体。  
一种脊尾白虾非繁殖季节人工促熟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064005.6, 申请日期: 2013-06-05, 公开日期: 2013-06-05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于奎杰
Adobe PDF(35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7/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脊尾白虾非繁殖季节人工促熟方法  其特征在于:(1)亲虾的选择及暂养:非繁殖季节  选择已达性成熟规格的亲虾(雌:雄=2‑3:1)放入亲虾培育池中暂养7‑10天  期间保持自然温度、光照周期(视当时自然条件而定)  每天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并及时清污、换水。(2)人工促熟: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春季繁殖起始季节水温逐渐上升、光照周期逐渐延长的特点  利用温度、光照周期调控同时辅以营养强化实现脊尾白虾在非繁殖季节的产卵繁殖  具体调控方法包括水温控制、光照周期调节及营养强化。  
一种羊栖菜受精卵和胚胎保存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810249547.X, 申请日期: 2010-06-30, 公开日期: 2010-06-30
发明人:  逄少军;  张志怀;  张玉荣
Adobe PDF(21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9/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羊栖菜受精卵和胚胎保存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同步排放的卵子和精子在受精后的8-16小时内完成于低温0-8℃下收集受精卵和胚胎  所述营养液中含nano3:1-10ppm  同时将收集的受精卵和胚胎在营养液中于低温0-8℃、0-500勒克斯下保存即可  Kh2po4:0.1-1ppm  为海水配制。  
一种铜藻全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810249548.4, 申请日期: 2010-06-30, 公开日期: 2010-06-30
发明人:  逄少军;  高素芹
Adobe PDF(20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06/0  |  提交时间:2014/08/04
营养盐:采用海水配制其中含nano3:1-10ppm  一种铜藻全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1)卵子和精子同步排放:将选取的铜藻的雌雄亲本在2500-10000勒克斯的光照强度、10-16℃温度下培养10-20天和添加营养盐的条件  实现铜藻雌雄亲本同步性发育和成熟  Kh2po4:0.1-1ppm。2)苗种培养:在受精后10-24小时内  使卵子和精子同步排放  完成受精卵的采集和布苗  进行受精  待布苗后静止培养2-4天  在4000-8000勒克斯的光照下  并且24小时内更换一次水  保持流水  完成培育。  
一种裙带菜全天候无附着基杂交苗种培育方法及其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810249546.5, 申请日期: 2010-02-24, 公开日期: 2010-02-24
发明人:  逄少军;  刘峰
Adobe PDF(28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02/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一种裙带菜全天候无附着基杂交苗种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裙带菜无性繁殖单倍体培育的幼苗接种到育苗池中  并向育苗池中不断充气  使池内裙带菜幼苗和水随气体旋转翻滚进行生长。  
海水苗种培育用水超细悬浮物去除工艺及其设备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ZL200510104236.0, 申请日期: 2007-11-28, 公开日期: 2011-07-15
发明人:  刘鹰;  杨红生;  张涛;  刘石林;  周毅;  刘保忠;  张福绥
Adobe PDF(36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85/1  |  提交时间:20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