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75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一种微电极油膜厚度测定装置及其测定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218973.4, 申请日期: 2011-12-28, 公开日期: 2011-12-28
发明人: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李宁
Adobe PDF(39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6/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微电极油膜厚度测定装置  所述电导微电极(9)通过导线与电导读数器(6)相连。  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平台(1)、步进器(3)、电导读数器(6)及电导微电极(9)  所述步进器(3)上安装有粗调旋钮(4)及微调旋钮(5)  其中步进器(3)及电导读数器(6)分别安装在支架平台(1)上  所述电导微电极(9)的一端连接在步进器(3)的下部、并通过粗调旋钮(4)及微调旋钮(5)上下往复移动  电导微电极(9)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设有疏油图层(10)  
一种噻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205724.6, 申请日期: 2011-12-21, 公开日期: 2011-12-21
发明人:  李伟华;  曹琨;  高自良;  侯保荣
Adobe PDF(40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4/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噻唑类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噻唑类化合物为5?苯基?1  3  4?噻二唑?2?硫醇  结构式为:fsa00000542328100011.tif  
一种小型仪器压力检测设备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120183558.X, 申请日期: 2011-12-21, 公开日期: 2011-12-21
发明人:  倪佐涛;  李思忍;  龚德俊;  徐永平;  姜静波;  涂登志
Adobe PDF(31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61/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小型仪器压力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罐、压力表(1)、电缆孔(2)、连接管路及多个阀门  在密封罐的上、中、下部分别设有与外部相通的连接管路  其中密封罐上分别安装有压力表(1)及电缆孔(2)  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阀门。  待测的小型仪器容置于密封罐内  小型仪器上用于输入输出信号的信号线(10)通过电缆孔(2)穿出  
一种石墨烯基复合空气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093200.2, 申请日期: 2011-11-23, 公开日期: 2011-11-23
发明人:  吴佳佳;  张盾
Adobe PDF(38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8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石墨烯基复合氧还原反应催化剂  其特征在于:其由石墨烯和氢氧化钴组成  氢氧化钴的担载量为3.2?15μg/cm2。  
一种抑菌性铁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093182.8, 申请日期: 2011-11-16, 公开日期: 2011-11-16
发明人:  孙黎;  汪玮;  张敏
Adobe PDF(38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铁蛋白  其特征在于:铁蛋白为序列表seq?id?no.1中的氨基酸序列所示。  
一种哈氏弧菌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093149.5, 申请日期: 2011-11-16, 公开日期: 2011-11-16
发明人:  胡永华;  孙黎
Adobe PDF(45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7/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哈氏弧菌dna疫苗  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抗原为哈氏弧菌degq和vhp1碱基序列所示。  
一种大叶藻种子萌发、幼苗培育及海草场恢复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172154.0, 申请日期: 2011-11-09, 公开日期: 2011-11-09
发明人:  周毅;  杨红生;  刘旭佳;  刘炳舰;  张涛;  刘鹰;  许强;  张明珠;  张福绥
Adobe PDF(38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60/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大叶藻种子萌发、幼苗培育及海草场恢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集整个大叶藻生殖株的种子  40?50天后即在8月下旬将冷藏保存种子的海水温度以每天升温1~2℃的速度  在普通海水中冷藏待用  升高到18~20℃  从大叶藻种子发芽开始  在18~20℃下持续5?7天  先后在四个培育阶段可以将大叶藻幼苗栽培到适合大叶藻生长的自然海区中  种子将发芽  形成海草场  待用  即实现大叶藻海草场的恢复。  
一种岩藻半乳聚糖硫酸酯及其提取分离纯化方法与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157935.2, 申请日期: 2011-11-09, 公开日期: 2011-11-09
发明人:  张全斌;  王晶;  张忠山;  张虹;  牛锡珍
Adobe PDF(101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岩藻半乳聚糖硫酸酯  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含有岩藻糖和半乳糖  糖链化学结构以?4?α?l?fuc?(1→3)?α?l?fuc?(1→3)?α?l?fuc?(1→3)?α?l?fuc?(1?残基形成主链  主链中1→3的岩藻糖占75%  硫酸基连接在岩藻糖的2  1→4的岩藻糖占25%  4位或者半乳糖的3  平均每4个糖残基含有一个支链  4位上。  支链由α?l?fuc(1?或者β?d?gla?(1→6)?β?d?gla?(1?组成  
泥质海底水下锚系打捞装置与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151846.7, 申请日期: 2011-10-19, 公开日期: 2011-10-19
发明人:  任建明;  陈永华;  臧有才;  刘长华;  张钦
Adobe PDF(24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75/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泥质海底水下锚系打捞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小型船只(1)、绞车(2)、钢丝绳(3)和打捞棘钩(4)  绞车(2)架设在小型船只(1)的后甲板上  钢丝绳(3)的一端与打捞棘钩(4)相连  另一端缠绕在绞车(2)上。  
一种噻唑类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132407.6, 申请日期: 2011-10-19, 公开日期: 2011-10-19
发明人:  李伟华;  白雪;  田惠文;  曹琨;  侯保荣
Adobe PDF(48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02/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噻唑类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为(5?甲基?[1  3  4]噻二唑?2?巯基)?乙酸(4?n  n二甲基胺?苯亚甲基)?酰肼  结构式为:fsa0000050063930001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