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21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涂料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124510.6, 申请日期: 2011-12-21, 公开日期: 2011-12-21
发明人:  徐爱敏;  杨小刚;  国建飞;  纪秀丽;  赵霞
Adobe PDF(99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2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涂料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制备工艺分三步实施:①将催化剂、阻聚剂和丙烯酸混合液加入环氧树脂中  该方法首先将环氧树脂和丙烯酸发生开环反应制得环氧丙烯酸树脂  开环反应生成环氧丙烯酸树脂  其中  然后  丙烯酸与环氧树脂反应的用量分别按照丙烯酸和环氧基的物质的量  ②在氮气保护下  将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发生加成反应制得端异氰酸酯预聚体  记为1摩尔环氧基和1~1.2摩尔丙烯酸反应  将二异氰酸酯和聚醚进行加成反应  其中  最后  得到端异氰酸酯预聚体  聚醚的用量和二异氰酸酯的用量分别按其所含羟基物质的量和异氰酸酯基物质的量  ③将所述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和环氧丙烯酸树脂按比例均匀混合后  将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和环氧丙烯酸树脂发生交联反应  记为1摩尔羟基用1.1~2.0摩尔异氰酸酯基  加入交联剂和扩链剂  形成了一种互穿型网络聚合物  反应生成互穿型网络聚合物  即聚醚改性环氧树脂  即聚醚改性环氧树脂。  
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114430.2, 申请日期: 2011-11-23, 公开日期: 2011-11-23
发明人:  徐勤增;  杨红生;  林承刚;  夏苏东;  张涛;  张立斌
Adobe PDF(88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2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  包括网衣及样品收集袋  网衣的一端与样品收集袋(4)相连  其特征在于:采集装置由钢圈、绳索及网衣构成  另一端通过固定绳(8)连接到钢圈(6)上  钢圈(6)通过至少两根以上根承重绳(5)形成的绳扣与引导线连接。  
一种大叶藻种子萌发、幼苗培育及海草场恢复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172154.0, 申请日期: 2011-11-09, 公开日期: 2011-11-09
发明人:  周毅;  杨红生;  刘旭佳;  刘炳舰;  张涛;  刘鹰;  许强;  张明珠;  张福绥
Adobe PDF(38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60/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大叶藻种子萌发、幼苗培育及海草场恢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集整个大叶藻生殖株的种子  40?50天后即在8月下旬将冷藏保存种子的海水温度以每天升温1~2℃的速度  在普通海水中冷藏待用  升高到18~20℃  从大叶藻种子发芽开始  在18~20℃下持续5?7天  先后在四个培育阶段可以将大叶藻幼苗栽培到适合大叶藻生长的自然海区中  种子将发芽  形成海草场  待用  即实现大叶藻海草场的恢复。  
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废水的生物资源化处理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146765.8, 申请日期: 2011-10-12, 公开日期: 2011-10-12
发明人:  周毅;  刘鹰;  杨红生;  刘石林;  张少军;  王朝夕;  张明珠;  张福绥
Adobe PDF(43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80/0  |  提交时间:2014/08/04
所述大型藻类为暖水性大型藻类和冷水性大型藻类  一种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废水的生物资源化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水温范围4?27℃的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排出的废水内养殖大型藻类、滤食性动物、沉积食性动物和肉食性鱼类构成生物过滤器处理工厂化鱼类养殖排出的废水  所述肉食性鱼类为鲈鱼、牙鲆、黑鲪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滤食性动物为滤食性贝类和鱼类  沉积食性动物为刺参。  其中滤食性贝类为牡蛎、贻贝和扇贝中的一种或几种  滤食性鱼类为梭鱼  
一种大叶藻移植方法与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620662.0, 申请日期: 2011-08-03, 公开日期: 2011-08-03
发明人:  周毅;  刘鹏;  杨红生;  刘炳舰;  刘旭佳;  刘鹰;  张涛;  许强;  张立斌;  张明珠
Adobe PDF(35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6/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大叶藻移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支架和大叶藻固定栅  大叶藻固定栅安放在支架中  每个支架中安放一个或多个大叶藻固定栅。  
一种简便的大叶藻海草床生态恢复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579218.9, 申请日期: 2011-08-03, 公开日期: 2011-08-03
发明人:  周毅;  刘炳舰;  杨红生;  刘旭佳;  张晓梅;  刘鹰;  张涛;  许强;  张明珠;  张福绥
Adobe PDF(30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50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简便的大叶藻海草床生态恢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用细绳将大叶藻植株的根部绑在石头上  然后在海区中进行大叶藻栽培  大叶藻的栽培密度为每平方米300?500棵。  
一种检测迟缓爱德华氏菌、鲇鱼爱德华氏菌或致病性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引物序列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620648.0, 申请日期: 2011-08-03, 公开日期: 2011-08-03
发明人:  莫照兰;  李贵阳;  肖鹏;  李杰
Adobe PDF(258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69/0  |  提交时间:2014/08/04
seq?id?no.2:tcgttctgggtgcaatcc  一种检测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引物序列  seq?id?no.3:cctggcgttccaccactatgt  其特征在于:引物序列对seq?id?no.1和seq?id?no.2、seq?id?no.3和seq?id?no.4  Seqidno.4:gccttgatgactatgccgttc。  所述引物分别为  seq?id?no.1:ggatgaggcatcgcgtaag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排水排污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ZL200910016966.3, 申请日期: 2011-06-08, 公开日期: 2011-07-15
发明人:  刘鹰;  程波;  杨红生;  宋奔奔;  王朝夕;  李贤;  张涛;  刘保忠;  周毅;  张福绥
Adobe PDF(56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564/1  |  提交时间:2011/07/15
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ZL200910017421.4, 申请日期: 2011-06-08, 公开日期: 2011-07-15
发明人:  许强;  杨红生;  刘保忠;  张立斌;  刘鹰;  于宗赫;  邢坤;  刘青远
Adobe PDF(77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659/0  |  提交时间:2011/07/15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化学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538133.6, 申请日期: 2011-06-01, 公开日期: 2011-06-01
发明人:  张涛;  邱天龙;  杨红生;  潘洋;  班绍君;  周毅;  张立斌
Adobe PDF(42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90/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化学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利用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去除幼虫外壳表面的粘液  清除疏水性的纤维状超微结构  从而改变幼虫外壳的疏水性  减轻海水表面张力对幼虫的束缚  使幼虫能够重新入水  从而防止幼虫漂浮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