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32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一种卡口快速扣合防腐高效消解罐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469949.7, 申请日期: 2014-05-28, 公开日期: 2014-05-28
发明人:  殷学博;  曾志刚;  李三忠;  王晓媛
Adobe PDF(342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93/3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卡口快速扣合防腐高效消解罐  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压力螺栓及内胆  所述外壳体包括不锈钢盖体(7)和不锈钢下罐体(1)  内胆容置于外壳体内  不锈钢盖体(7)与不锈钢罐体(1)通过快速卡头式或推进槽式接口连接  所述内胆包括内胆上盖体(5)及内胆下罐体(4)  内胆内部为装样品的空腔  不绣钢盖体(7)上设有压力螺栓(8)  其中内胆上盖体(5)密封插接于所述内胆下罐体(4)的顶端  由内胆上盖体(5)与内胆下罐体(4)内部形成的所述空腔的轴向截面为椭圆形或圆形。  
一种水下磁感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433388.5, 申请日期: 2014-05-14, 公开日期: 2014-05-14
发明人:  陈永华
Adobe PDF(542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56/3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水下磁感器  所述信号汇接缆(3)与缆线密封孔(104)之间通过密封部件密封  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基座(1)、磁感应传感器(2)及水下汇接盒(4)  所述磁感应传感器(2)包括密封帽(201)及干簧管(202)  其中感应基座(1)上沿轴向设有磁体过孔(102)  每个密封帽固定孔(103)均螺纹连接有密封帽(201)  该磁体过孔(102)的外围依次均布有多个沿轴向设置的密封帽固定孔(103)及多个沿轴向设置的自身固定孔(101)  所述干簧管(202)安装在密封帽(201)内  所述水下汇接盒(4)包括密封壳体、水密接插头(401)及电缆汇接板(407)  每个密封帽固定孔(103)均连通有沿径向开设的缆线密封孔(104)  干簧管(202)的连接线与信号汇接缆(3)的一端相连  其中密封壳体的两端面分别密封安装有多个水密接插头(401)  各信号汇接缆(3)的另一端分别由水密接插头(401)插入、汇接至电缆汇接板(407)  信号汇接缆(3)的另一端由所述缆线密封孔(104)穿出、通过水下汇接盒(4)汇接  所述电缆汇接板(407)安装在密封壳体内  由电缆汇接板(407)汇接后的信号输出缆(5)通过其中一个水密接插头(401)引出。  
一种水下磁接近开关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434757.2, 申请日期: 2014-05-14, 公开日期: 2014-05-14
发明人:  陈永华;  任建明;  刘长华
Adobe PDF(158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60/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水下磁接近开关  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外壳(1)、干簧管(2)、防水电缆(3)、水密接插头(7)及密封部件  其中干簧管(2)安装在密封外壳(1)内  所述防水电缆(3)的一端插入密封外壳(1)内、与干簧管(2)的接线端子连接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水密接插头(7)  所述防水电缆(3)与密封外壳(1)之间通过所述密封部件密封固定。  
一种水下电缆汇接盒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431658.9, 申请日期: 2014-05-14, 公开日期: 2014-05-14
发明人:  陈永华
Adobe PDF(360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29/5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水下电缆汇接盒  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壳体、电缆水密接插头(1)及电缆汇接板(7)  所述电缆汇接板(7)安装在密封壳体内  其中密封壳体的两端面分别密封安装有多个电缆水密接插头(1)  由密封壳体两端面上所述汇入电缆的接插头穿入密封壳体内的多股电缆汇接在电缆汇接板(7)上  每个端面上各电缆水密接插头中的一个为汇接电缆出口的接插头  由电缆汇接板(7)汇接后的电缆通过所述汇接电缆出口的接插头引出。  其余的电缆水密接插头为汇入电缆的接插头  
一种使静水循环流动的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335314.8, 申请日期: 2014-03-26, 公开日期: 2014-03-26
发明人:  高文文;  段继周;  刘福国;  孙彩霞;  辛征;  陈永伟;  聂鸳鸳
Adobe PDF(262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8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使静水循环流动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壳体(11)内被隔板分隔为进水槽(1)、泵水槽(2)及工作槽(3)  所述工作槽(3)上开有与泵水槽(2)连通的孔(13)  其中工作槽(3)位于泵水槽(2)内  在泵水槽(2)内安装有泵水装置(12)  在工作槽(3)内安装有喷水管(9)  所述工作槽(3)流入泵水槽(2)内的水通过该泵水装置(12)泵入进水槽(1)中  该喷水管(9)通过连通管与进水槽(1)相连通  实现壳体(11)内的水循环流动。  进水槽(1)内的水由喷水管(9)流入工作槽(3)内  
一种测定贝壳体积和质量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612214.X, 申请日期: 2014-02-26, 公开日期: 2014-02-26
发明人:  竺奇慧;  张国范;  李莉
Adobe PDF(117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19/3  |  提交时间:2014/08/04
2)用记号笔在镊子夹物端以上划一条标线  一种测定贝壳体积和质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电子天平、盛有已知密度ρ蒸(单位:g/cm3)的蒸馏水的烧杯、镊子、记号笔  以及待测的贝壳  3)将烧杯置于电子天平上  镊子伸入液面至步骤2)所划标线处  4)用所述镊子夹贝壳伸入液面至步骤2)所划标线处  5)放开镊子  打开天平并调零  待电子天平稳定后记录读数m0(单位:g)  让贝壳沉至烧杯底部  6)根据步骤4)所计算的贝壳体积v和步骤5)记录的贝壳质量m  利用该读数m0和ρ蒸计算出贝壳体积v(单位:cm3)  镊子的位置保持伸入蒸馏水液面至标线不变  计算所述贝壳密度ρ=m/v  7)依照步骤4)的方法  待电子天平稳定后记录读数m(单位:g)  在贝解剖前测得贝的整体体积v1  该读数m即为贝壳重量  以及贝解剖后测得贝的贝壳体积v2  即可计算贝的壳腔容积v3=v1?v2。  
节能型海洋次表层垂直剖面测量系统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289573.1, 申请日期: 2014-02-19, 公开日期: 2014-02-19
发明人:  陈永华;  李思忍;  龚德俊;  徐永平;  姜静波;  倪佐涛;  涂登志
Adobe PDF(402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23/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节能型海洋次表层垂直剖面测量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剖面测量平台(1)、潜标式主浮体(2)及锚泊回收系统(3)  所述大滚筒(212)、小滚筒(219)转向相反  其中锚泊回收系统(3)包括引导缆(301)、锚泊缆(302)、释放器(305)及重块(307)  分别收放引导缆(301)和锚泊缆(302)  所述剖面测量平台(1)上分别安装有采集密封舱(106)及传感器(105)  所述潜标式主浮体(2)内设有为潜标式主浮体(2)提供正浮力的浮力浮球(202)及节能传动装置(206)  大滚筒(212)与小滚筒(219)所受引导缆(301)和锚泊缆(302)拉力的力矩相平衡  该传感器(105)在剖面测量平台(1)随引导缆(301)升降的过程中对采集密封舱(106)内采集到的海洋要素进行测量。  该节能传动装置(206)包括主动的大滚筒(212)及从动的小滚筒(219)  所述剖面测量平台(1)通过引导缆(301)与大滚筒(212)相连  锚泊缆(302)的一端缠绕在小滚筒(219)上  另一端通过释放器(305)与重块(307)连接  
力矩平衡式海洋石油平台用水文绞车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290438.9, 申请日期: 2014-02-19, 公开日期: 2014-02-19
发明人:  陈永华;  李思忍;  龚德俊;  徐永平;  姜静波;  倪佐涛;  涂登志
Adobe PDF(533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48/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力矩平衡式海洋石油平台用水文绞车  其特征在于:该水文绞车(2)安装在海洋石油平台(4)上  包括底座(201)、支撑架体(204)及力矩平衡式绞联滚筒组(207)  其中支撑架体(204)通过底座(201)安装在海洋石油平台(4)上  所述力矩平衡式绞联滚筒组(207)包括主动的大滚筒(216)及从动的小滚筒(223)  大滚筒(216)与小滚筒(223)通过一对齿轮啮合同步转动  所述大滚筒(216)上缠有信号缆(205)的一端  信号缆(205)的另一端连接有观测设备(1)  所述小滚筒(223)上缠有承重缆(203)的一端  承重缆(203)的另一端连接重块(202)  所述大滚筒(216)、小滚筒(223)转向相反  分别收放信号缆(205)和承重缆(203)  大滚筒(216)与小滚筒(223)所受信号缆(205)和承重缆(203)拉力的力矩相平衡。  
内爬式水下驱动机构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289571.2, 申请日期: 2014-02-19, 公开日期: 2014-02-19
发明人:  陈永华;  李思忍;  龚德俊;  徐永平;  姜静波;  倪佐涛;  涂登志
Adobe PDF(192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07/3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内爬式水下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架(10)、转动安装在外支架(10)上的密封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密封壳体内的电机(4)、控制电路板(5)、重物摆  所述电机(4)及控制电路板(5)分别安装在重物摆上  其中密封壳体内转动连接有内支轴(6)  电机(4)与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  所述重物摆悬挂在该内支轴(6)上、并可绕内支轴(6)的轴向中心线摆动  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密封壳体旋转、实现驱动。  
一种水下密封机构的压力缓冲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320248012.7, 申请日期: 2013-11-13, 公开日期: 2013-11-13
发明人:  陈永华;  任建明
Adobe PDF(36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2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所述压力缓冲装置连接所述密封机构并与所述密封机构形成相通的密封腔室。  一种水下密封机构的压力缓冲装置  用于缓冲和平衡密封机构内部的压力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垫盘、连接所述垫盘的缓冲件、连接所述缓冲件的压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