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本次检索基于用户作品认领结果)

浏览/检索结果: 共34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及幼体发育的影响研究 期刊论文
海洋科学, 2013, 期号: 10, 页码: 41898
作者:  栗治国;  张成松;  张岩;  李富花;  相建海
Adobe PDF(57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7/4  |  提交时间:2014/07/28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温度效应  胚胎发育  幼体发育  
一种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新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235286.7, 申请日期: 2013-10-09, 公开日期: 2013-10-09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崔朝霞;  万建军
Adobe PDF(36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4/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新方法  (3)基于形态学标记的药物诱导起始时刻的确定:将受精膜举起作为诱导起始时刻的形态学标记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如下:(1)亲蟹的海水驯化:将亲蟹生活的盐度从0提高到18‰  (2)亲蟹标记:将有编码的塑料标签绑缚在雌蟹上  (4)kcl诱导最优参数的确定及应用:通过实验确定kcl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的有效浓度及处理持续时间并加以应用  并在此盐度驯化后开始交配产卵  以标记区分亲蟹个体  (5)药物渗透性增加措施:增加药物与受精卵接触面积  以利于诱导药物的渗透。  
一种稳定提高中华绒螯蟹多倍体诱导效率的便利设施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320014475.7, 申请日期: 2013-07-31, 公开日期: 2013-07-31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崔朝霞;  万建军
Adobe PDF(54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23/2  |  提交时间:2014/08/04
所述产卵箱内设置有若干隔开的产卵小室  一种稳定提高中华绒螯蟹多倍体诱导效率的便利设施  用于中华绒螯蟹繁殖行为的实时监控  所述图像采集系统用于实时监控中华绒螯蟹的繁殖行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循环系统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产卵小室内  包括产卵箱、水循环系统以及图像采集系统  完成所述产卵箱内水的循环流动  
一种脊尾白虾非繁殖季节人工促熟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064005.6, 申请日期: 2013-06-05, 公开日期: 2013-06-05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于奎杰
Adobe PDF(35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40/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脊尾白虾非繁殖季节人工促熟方法  其特征在于:(1)亲虾的选择及暂养:非繁殖季节  选择已达性成熟规格的亲虾(雌:雄=2‑3:1)放入亲虾培育池中暂养7‑10天  期间保持自然温度、光照周期(视当时自然条件而定)  每天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并及时清污、换水。(2)人工促熟: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春季繁殖起始季节水温逐渐上升、光照周期逐渐延长的特点  利用温度、光照周期调控同时辅以营养强化实现脊尾白虾在非繁殖季节的产卵繁殖  具体调控方法包括水温控制、光照周期调节及营养强化。  
中国明对虾囊胚和原肠胚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期刊论文
海洋科学, 2009, 卷号: 33, 期号: 1, 页码: 58-62
作者:  余黎明;  张晓军;  田丽萍;  张成松;  金松君;  相建海
Adobe PDF(219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6/2  |  提交时间:2011/07/25
一种玻璃海鞘的全人工养殖方法及简易型连续投饵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ZL200410050215.0, 申请日期: 2008-06-25, 公开日期: 2011-07-15
发明人:  相建海;  刘利平;  蔡难儿;  李富花;  董波
Adobe PDF(41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43/2  |  提交时间:2011/07/15
三倍体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610046697.1, 申请日期: 2007-11-28, 公开日期: 2007-11-28
发明人:  张志怀;  相建海;  董波;  刘保忠
Adobe PDF(52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29/1  |  提交时间:2014/08/04
2)获卵和三倍体产生: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母本杂交生产100%的三倍体  权利要求书1.三倍体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1)亲贝培育:包括二倍体和四倍体亲贝的培育  3)幼体培育:受精卵孵出后  幼虫经18-20天即出现眼点和足  4)无附着变态:首先滤出健康的眼点幼虫  生长到眼点期幼虫  然后可利用肾上腺素处理、贝壳粉加下降流设备实现无附着变态  实现三倍体的单体培育  幼虫变态后  5)上升流培养:稚贝经过变态附着后进入上升流培养系统  生产长度达到0.25-0.35mm的稚贝  培养15±2天  6)下降流培养:培养8-12天  稚贝生长到1.95-2.05mm  稚贝生长到4-6mm  7)室外暂养:稚贝培养到5mm左右后  转移到室外暂养池  8)潮间带筏式养殖:养殖期8-10个月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培育27-33天  个体生长到7~8cm即可收获。  稚贝生长到1.3-1.7cm  后进行三倍体单体牡蛎养殖  
不同种类对虾三倍体的制备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410050654.1, 申请日期: 2006-04-26, 公开日期: 2006-04-26
发明人:  相建海;  李富花;  张晓军;  周岭华
Adobe PDF(46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5/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一种不同种类对虾三倍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对冷水性虾类利用热休克诱导第一极体三倍体  2)热休克法:在对虾产卵后8-12min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受精卵:控制对虾雌体的产卵温度在15-16℃  将含有受精卵的海水水温利用合适温度的海水快速调至30-31℃  待虾产卵完毕后  在此温度下处理8-10分钟  将亲虾捞出  获得对虾第一极体三倍体。  将对虾产卵的容器静置  使对虾卵自然下沉  之后将多余的水抽出  获得受精卵  
凡纳滨对虾繁殖中不同亲本对子代遗传贡献率的差异 期刊论文
动物学报, 2006, 卷号: 52, 期号: 1, 页码: 175-181
作者:  王鸿霞;  吴长功;  相建海
Adobe PDF(24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98/1  |  提交时间:2011/07/25
一种多倍体对虾规模化生产的设施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ZL03211678.0, 申请日期: 2004-03-31, 公开日期: 2011-07-15
发明人:  相建海;  吴长功;  张志怀
Adobe PDF(28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1/2  |  提交时间:20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