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30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一种海蜇室内全人工繁育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615656.X, 申请日期: 2014-03-12, 公开日期: 2014-03-12
发明人:  刘顶海;  孙松;  李超伦;  张芳
Adobe PDF(36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91/5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海蜇室内全人工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刺激低温保存的优质海蜇螅状体  海蛰进入性腺成熟期后通过人工诱导方法使其性腺成熟并产卵受精  使其横裂产生碟状体  最后由受精卵发育至螅状体  通过人工方式控制环境  进而完成海蜇的室内全人工繁育。  使其在室内由碟状体至其发育为海蛰成体  
一种皱纹盘鮑精优质精子诱导和采集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517084.1, 申请日期: 2014-02-05, 公开日期: 2014-02-05
发明人:  刘清华;  李军;  韩龙江;  肖志忠;  孔宁
Adobe PDF(34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9/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皱纹盘鮑精优质精子诱导和采集方法  其特征在于:a.优质亲鲍的选择  B.亲鲍阴干刺激  选择自然海区人工养殖的性腺饱满并呈乳白、淡黄色雄性亲鲍或将由自然海区人工养殖的雄性亲鲍经暂养性腺饱满并呈乳白、淡黄色雄性亲鲍  将雄性亲鲍从暂养池中捞出  c.将上述阴干刺激后的雄性亲鲍置于经紫外线照射过并升温至20?21℃的海水中  腹面朝上避光阴干刺激1.5?2小时  于黑暗环境下刺激0.5?1小时  D.将上述收集的精子离心收集浑浊液  直至排精  即得皱纹盘鲍精子。  
一种大菱鲆精子高效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213012.8, 申请日期: 2013-10-16, 公开日期: 2013-10-16
发明人:  刘清华;  李军;  肖志忠;  韩龙江
Adobe PDF(35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09/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大菱鲆精子高效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大菱鲆的精液与抗冻液按体积比3:1‑4:1的比例混合  抗冻液由稀释液、抗冻剂、添加剂三部分组成其中  添加剂:蔗糖34.2g/l和终浓度10%的蛋黄(v/v)。  混合后经过两步降温处理  稀释液为nacl8g/l  抗冻剂为终浓度60%(v/v)的dmso(二甲基亚砜)或终浓度60%(v/v)  一步平衡后投入到液氮(‑196℃)  Kcl0.4g/l  的丙二醇(pg)  分装保存  Mgso4·7h2o0.1g/l  Mgcl2·6h2o0.1g/l  Na2hpo4·2h2o0.06g/l  Kh2po40.06g/l  Nahco30.35g/l  
一种夏鲆冻精与牙鲆种间杂交人工授精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212970.3, 申请日期: 2013-10-16, 公开日期: 2013-10-16
发明人:  刘清华;  李军;  徐世宏;  马道远
Adobe PDF(34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07/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夏鲆冻精与牙鲆种间杂交人工授精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长期超低温冷冻保存的夏鲆精子经二步水浴解冻  其中  溶解后夏鲆冻精中加入其3倍体积的稀释液  稀释液为nacl  离心收集沉淀  Kh2po4和水组成。  而后与牙鲆卵子进行人工授精  
一种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新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235286.7, 申请日期: 2013-10-09, 公开日期: 2013-10-09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崔朝霞;  万建军
Adobe PDF(36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4/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新方法  (3)基于形态学标记的药物诱导起始时刻的确定:将受精膜举起作为诱导起始时刻的形态学标记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如下:(1)亲蟹的海水驯化:将亲蟹生活的盐度从0提高到18‰  (2)亲蟹标记:将有编码的塑料标签绑缚在雌蟹上  (4)kcl诱导最优参数的确定及应用:通过实验确定kcl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的有效浓度及处理持续时间并加以应用  并在此盐度驯化后开始交配产卵  以标记区分亲蟹个体  (5)药物渗透性增加措施:增加药物与受精卵接触面积  以利于诱导药物的渗透。  
一种稳定提高中华绒螯蟹多倍体诱导效率的便利设施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320014475.7, 申请日期: 2013-07-31, 公开日期: 2013-07-31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崔朝霞;  万建军
Adobe PDF(54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23/2  |  提交时间:2014/08/04
所述产卵箱内设置有若干隔开的产卵小室  一种稳定提高中华绒螯蟹多倍体诱导效率的便利设施  用于中华绒螯蟹繁殖行为的实时监控  所述图像采集系统用于实时监控中华绒螯蟹的繁殖行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循环系统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产卵小室内  包括产卵箱、水循环系统以及图像采集系统  完成所述产卵箱内水的循环流动  
一种脊尾白虾非繁殖季节人工促熟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064005.6, 申请日期: 2013-06-05, 公开日期: 2013-06-05
发明人:  张成松;  相建海;  李富花;  于奎杰
Adobe PDF(35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40/2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脊尾白虾非繁殖季节人工促熟方法  其特征在于:(1)亲虾的选择及暂养:非繁殖季节  选择已达性成熟规格的亲虾(雌:雄=2‑3:1)放入亲虾培育池中暂养7‑10天  期间保持自然温度、光照周期(视当时自然条件而定)  每天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并及时清污、换水。(2)人工促熟: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春季繁殖起始季节水温逐渐上升、光照周期逐渐延长的特点  利用温度、光照周期调控同时辅以营养强化实现脊尾白虾在非繁殖季节的产卵繁殖  具体调控方法包括水温控制、光照周期调节及营养强化。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402145.5, 申请日期: 2013-01-23, 公开日期: 2013-01-23
发明人:  张涛;  潘洋;  杨红生;  邱天龙;  王平川;  班绍君;  柏雨岑;  周毅;  刘鹰;  张福绥
Adobe PDF(206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2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所述下层法兰片上设有与中空底座内软管插接的连接管。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带有连接法兰的有机玻璃管及接有软管的中空底座  其中有机玻璃管一端的连接法兰密封连接上层法兰片  该端连接法兰与上层法兰片之间设有筛绢  有机玻璃管另一端的连接法兰通过下层法兰片与所述中空底座相连  
一种诱导雄性夏鲆与雌性牙鲆亲鱼性腺同步成熟的人工调控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243174.1, 申请日期: 2012-10-31, 公开日期: 2012-10-31
发明人:  肖志忠;  马道远;  李军
Adobe PDF(31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05/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诱导雄性夏鲆与雌性牙鲆亲鱼性腺同步成熟的人工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雄性夏鲆亲鱼在秋冬季通过全光照的环境调控  抑制雄性夏鲆亲鱼性腺发育  直至翌年春季将全光照的环境转入短光照环境  此时与雌性牙鲆亲鱼同时进行性腺发育调控  实现雄性夏鲆亲鱼性腺成熟。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化学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538133.6, 申请日期: 2011-06-01, 公开日期: 2011-06-01
发明人:  张涛;  邱天龙;  杨红生;  潘洋;  班绍君;  周毅;  张立斌
Adobe PDF(42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00/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化学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利用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去除幼虫外壳表面的粘液  清除疏水性的纤维状超微结构  从而改变幼虫外壳的疏水性  减轻海水表面张力对幼虫的束缚  使幼虫能够重新入水  从而防止幼虫漂浮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