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5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一种潮下带大叶藻海草场生态恢复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205743.9, 申请日期: 2012-04-11, 公开日期: 2012-04-11
发明人:  周毅;  刘炳舰;  杨红生;  刘旭佳;  刘鹏;  张晓梅;  张涛;  刘鹰;  张福绥
Adobe PDF(26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09/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潮下带大叶藻海草场生态恢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用粘土和细沙做成一端密封的泥筒  把大叶藻植株的根部固定在小石头上并放入泥筒中  向泥筒中装满细沙并密封泥筒口部  然后把装有大叶藻植株的泥筒投到海中  大叶藻的密度为每平方米50?200棵。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涂料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124510.6, 申请日期: 2011-12-21, 公开日期: 2011-12-21
发明人:  徐爱敏;  杨小刚;  国建飞;  纪秀丽;  赵霞
Adobe PDF(99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2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涂料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制备工艺分三步实施:①将催化剂、阻聚剂和丙烯酸混合液加入环氧树脂中  该方法首先将环氧树脂和丙烯酸发生开环反应制得环氧丙烯酸树脂  开环反应生成环氧丙烯酸树脂  其中  然后  丙烯酸与环氧树脂反应的用量分别按照丙烯酸和环氧基的物质的量  ②在氮气保护下  将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发生加成反应制得端异氰酸酯预聚体  记为1摩尔环氧基和1~1.2摩尔丙烯酸反应  将二异氰酸酯和聚醚进行加成反应  其中  最后  得到端异氰酸酯预聚体  聚醚的用量和二异氰酸酯的用量分别按其所含羟基物质的量和异氰酸酯基物质的量  ③将所述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和环氧丙烯酸树脂按比例均匀混合后  将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和环氧丙烯酸树脂发生交联反应  记为1摩尔羟基用1.1~2.0摩尔异氰酸酯基  加入交联剂和扩链剂  形成了一种互穿型网络聚合物  反应生成互穿型网络聚合物  即聚醚改性环氧树脂  即聚醚改性环氧树脂。  
一种硫脲类碳钢酸洗缓蚀剂及其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ZL200610134446.9, 申请日期: 2011-04-20, 公开日期: 2011-07-15
发明人:  李伟华;  闫莹;  杨小刚;  段继周;  侯保荣
Adobe PDF(28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25/1  |  提交时间:2011/07/15
一种管道土壤腐蚀传感器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020240991.8, 申请日期: 2011-01-05, 公开日期: 2011-01-05
发明人:  杨锦林;  黄彦良;  郑凤;  李言涛;  张仕强;  侯保荣;  王雨生
Adobe PDF(34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0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管道土壤腐蚀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检测元件和位于检测元件外部的目标材料(1)  所述检测元件由检测电极(2)外部包裹敏感膜(3)组成  目标材料(1)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选择并根据用户要求的报警深度进行加工制作的材料。  
输气管道内腐蚀监测传感器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0720082837.0, 申请日期: 2008-10-29, 公开日期: 2008-10-29
发明人:  张仕强;  黄彦良;  王雨生;  于青;  郑凤;  李言涛;  申洪;  杨锦林;  杨强
Adobe PDF(30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6/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输气管道内腐蚀监测传感器  包括由电解池帽(2)与绝缘桶(3)组成的传感器外壳  镍棒电极(5)  和绝缘桶(3)内装有的氢氧化钠电解液(4)  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桶(3)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内凹式圆弧形检测工作面(1)  所述镍棒电极(5)上端与屏蔽引线(6)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屏蔽引线(6)在绝缘桶(3)内的部分以及屏蔽引线(6)与镍棒电极(5)的连接点均包裹有密封胶(7)。  
输气管道内腐蚀的监测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710051071.4, 申请日期: 2008-10-08, 公开日期: 2008-10-08
发明人:  张仕强;  黄彦良;  王雨生;  于青;  郑凤;  李言涛;  申洪;  杨锦林;  杨强
Adobe PDF(40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4/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输气管道内腐蚀的监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所需测量的碳钢输气管道外壁工作面处用无水酒精清洗  ②将监测传感器的检测面压紧固定于上述①步骤所述的镀镍层的工作面上  再用丙酮清洗干净  监测传感器接受内腐蚀反应所扩散的氢原子产生电信号  ③将恒电位仪器或者专用监测仪与监测传感器的输出接插件相连接  用冷风吹干  输出测量数据  ④将恒电位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记录器或计算机相连接  然后用镀镍液在工作面上镀镍  收集存储数据用以分析输气管内壁腐蚀的情况。  形成一个有镀镍层的检测工作面  
一种酶抑制剂及其在防止贻贝堵塞海水管道方面的应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01107854.5, 申请日期: 2002-10-09, 公开日期: 2002-10-09
发明人:  杨芳英;  侯保荣;  李红玲;  刘增文;  孙虎元
Adobe PDF(7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0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权利要求书1、一种酶抑制剂  其特征是该酶抑制剂为硫有脲、亚硫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氢钠或硫酸铵  它们的有效浓度分别为10-15mmol/l、1-3mmol/l、1-5mmol/l、2-4‰。和1-3mmol/l。  
一种铁离子缓蚀剂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01107856.1, 申请日期: 2002-10-09, 公开日期: 2002-10-09
发明人:  杨芳英;  侯保荣;  李红玲;  刘增文;  孙虎元
Adobe PDF(6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6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权利要求书1、一种铁离子缓蚀剂  其特征是该缓蚀剂为铁离子溶液  该溶液中铁离子的浓度为0.5-1.5mg/l。  
复式旋转电极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ZL01216820.3, 申请日期: 2002-01-02, 公开日期: 2011-07-15
发明人:  杨芳英;  侯保荣;  李红玲;  刘增文
Adobe PDF(8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09/1  |  提交时间:2011/07/15
一种长期自动监测PH值的复合电极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ZL01216462.3, 申请日期: 2001-12-12, 公开日期: 2011-07-15
发明人:  朱素兰;  侯保荣;  张经磊;  段继周;  杨芳英;  刘增文
Adobe PDF(9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25/1  |  提交时间:20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