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本次检索基于用户作品认领结果)

浏览/检索结果: 共5条,第1-5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一种浅海鱼藻的生态养殖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510045944.1, 申请日期: 2006-09-06, 公开日期: 2006-09-06
发明人:  周毅;  杨红生;  毛玉泽;  刘鹰;  张涛;  张福绥
Adobe PDF(23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7/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一种浅海鱼类的生态养殖方法  在网箱养殖海区  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养殖海区水温11~27℃  养殖鱼类的同时  所述藻类采用耐高温的大型藻类  还混养藻类  以改善鱼类养殖环境。  
玻璃纤维海水专用砂滤器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510047991.X, 申请日期: 2006-08-30, 公开日期: 2006-08-30
发明人:  刘鹰;  王朝夕;  杨红生;  张涛;  周毅;  刘保忠;  张福绥
Adobe PDF(39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57/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一种玻璃纤维海水专用砂滤器  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进排水管、石英砂滤层及反冲洗排污管  石英砂滤层安装于罐体内  所述石英砂滤层由滤水帽和滤水帽托板构成  石英砂置于安装有滤水帽的滤水帽托板上  滤水帽托板将罐体分成上下两个腔室  进水管和排水管穿过罐体侧壁、分别与滤水帽托板上、下相通  反冲洗排污管与滤水帽托板下部相通。  
双向逆流式微藻培养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510047992.4, 申请日期: 2006-08-30, 公开日期: 2006-08-30
发明人:  刘鹰;  杨红生;  张涛;  周毅;  刘保忠;  王金霞;  毛劲松;  刘石林;  张桂臻;  俞志明;  冯志华;  张福绥
Adobe PDF(35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0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一种双向逆流式微藻培养装置  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塑料薄膜培养袋、内置光源、外置光源、空气过滤装置、导流桶  培养袋内设导流桶  其外侧设有外置光源  空气过滤装置过滤后的空气经充气管、气石至导流桶底部  导流桶侧壁上下开有导流孔  导流桶内设有机玻璃管  内置光源置于有机玻璃管内。  
海水苗种培育用水太阳能调温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510044580.5, 申请日期: 2006-04-19, 公开日期: 2006-04-19
发明人:  刘鹰;  杨红生;  周毅;  张涛;  王朝夕;  张福绥
Adobe PDF(41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90/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海水苗种培育用水太阳能调温装置  包括集热器(1)  集热器(1)与进水管(16)连接  其特征在于:进水管(16)一端置入水池内  集热器(1)出水管(4)与集热水箱(5)连接  集热水箱(5)通过线路与控制柜(10)连接  集热水箱(5)通过第一闭孔橡塑管(7)与蓄热水箱(12)连接  蓄热水箱(12)与泵(19)连接  泵(19)与回水管(13)连接  回水管(13)一端置入水池内。  
一种浅海贝类排粪物再利用的养殖方法及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410020967.2, 申请日期: 2006-01-18, 公开日期: 2006-01-18
发明人:  杨红生;  周毅;  刘鹰;  张涛;  袁秀堂;  许信灵;  张福绥
Adobe PDF(34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9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一种浅海贝类排粪物再利用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浅海贝类与沉积物食性动物进行笼式隔离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