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72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热带西太平洋透光层可培养硝酸盐还原细菌多样性及代谢分析 学位论文
生物与医药硕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
作者:  蒋之琛
Adobe PDF(1570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89/0  |  提交时间:2023/06/14
热带西太平洋,透光层,硝酸盐还原细菌,多样性,氮代谢  
软接触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设计优化及其在海洋腐蚀微生物杀灭中应用的研究 学位论文
理学硕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作者:  陈俊欢
Adobe PDF(843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53/0  |  提交时间:2022/06/08
独立层式摩擦纳米发电机,软接触,击穿放电,腐蚀微生物,杀菌装置  
电絮凝-过滤技术去除海水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研究 期刊论文
渔业现代化, 2020, 卷号: 47, 期号: 6, 页码: 26-34
作者:  徐建平;  周利;  邱天龙;  李叶;  陈福迪;  杜以帅;  孙建明
收藏  |  浏览/下载:352/0  |  提交时间:2021/07/13
Electrocoagulation(EC)  filtration  aquaculture wastewater  water treatment  anode material  energy consumption  电絮凝  过滤  养殖废水  水处理  阳极材料  能耗  
船体结构材料907钢在海水中微生物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 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作者:  陈菊娜
Microsoft Word(3202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8/0  |  提交时间:2019/06/20
微生物腐蚀,海水腐蚀,907钢,硫酸盐还原菌,溶藻弧菌  
铜藻金潮对有害藻华原因种和浮游动物影响的模拟研究 学位论文
理学硕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作者:  蔡佳宸
Adobe PDF(355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66/0  |  提交时间:2019/06/17
金潮,绿潮,赤潮,影响,生态效应  
1.2 Ma以来东阿拉伯海沉积演化史及其对南亚夏季风的响应——以IODP U1456站位为例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8
作者:  陈红瑾
Adobe PDF(1368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22/2  |  提交时间:2018/05/30
东阿拉伯海  早更新世  粘土矿物  元素地球化学  印度夏季风  
固体进样——总有机碳分析仪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颗粒有机碳 期刊论文
海洋科学, 2017, 卷号: 41.0, 期号: 007, 页码: 59-63
作者:  孙萱;  宋金明;  温廷宇;  李琛
收藏  |  浏览/下载:558/0  |  提交时间:2021/07/27
固体进样模块  总有机碳分析仪  海水颗粒有机碳(POC)  
中全新世以来琼东南陆架粘土矿物特征及物质来源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 2015, 卷号: 40, 期号: 9, 页码: 1497-1504
作者:  田旭;  徐方建;  吴淑壮;  张晋;  郭晨;  董江
收藏  |  浏览/下载:132/0  |  提交时间:2021/07/27
南海  陆架  粒度  粘土矿物  物质来源  沉积物  
响应面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生物合成别藻蓝蛋白(holo-apcA)的发酵条件 期刊论文
海洋科学, 2015, 卷号: 39, 期号: 4, 页码: 56-63
作者:  周孙林;  陈华新;  姜鹏;  李富超;  唐东山
收藏  |  浏览/下载:213/0  |  提交时间:2021/07/27
重组别藻蓝蛋白α 亚基  诱导表达  优化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一种水下磁接近开关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434757.2, 申请日期: 2014-05-14, 公开日期: 2014-05-14
发明人:  陈永华;  任建明;  刘长华
Adobe PDF(158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61/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水下磁接近开关  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外壳(1)、干簧管(2)、防水电缆(3)、水密接插头(7)及密封部件  其中干簧管(2)安装在密封外壳(1)内  所述防水电缆(3)的一端插入密封外壳(1)内、与干簧管(2)的接线端子连接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水密接插头(7)  所述防水电缆(3)与密封外壳(1)之间通过所述密封部件密封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