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7条,第1-7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浅水流的地球物理识别特征及成因机制 学位论文
,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作者:  谢杨冰
Adobe PDF(594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2/0  |  提交时间:2017/06/05
正常压实  超压  浅水流  南海北部  深水盆地  
南海北部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 学位论文
,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作者:  杨兵
Adobe PDF(1083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67/1  |  提交时间:2016/06/17
中国南海  热带气旋  上层海洋  近惯性内波  
一种潮下带大叶藻海草场生态恢复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205743.9, 申请日期: 2012-04-11, 公开日期: 2012-04-11
发明人:  周毅;  刘炳舰;  杨红生;  刘旭佳;  刘鹏;  张晓梅;  张涛;  刘鹰;  张福绥
Adobe PDF(26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6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潮下带大叶藻海草场生态恢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用粘土和细沙做成一端密封的泥筒  把大叶藻植株的根部固定在小石头上并放入泥筒中  向泥筒中装满细沙并密封泥筒口部  然后把装有大叶藻植株的泥筒投到海中  大叶藻的密度为每平方米50?200棵。  
一种大叶藻种子萌发、幼苗培育及海草场恢复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172154.0, 申请日期: 2011-11-09, 公开日期: 2011-11-09
发明人:  周毅;  杨红生;  刘旭佳;  刘炳舰;  张涛;  刘鹰;  许强;  张明珠;  张福绥
Adobe PDF(38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36/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大叶藻种子萌发、幼苗培育及海草场恢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集整个大叶藻生殖株的种子  40?50天后即在8月下旬将冷藏保存种子的海水温度以每天升温1~2℃的速度  在普通海水中冷藏待用  升高到18~20℃  从大叶藻种子发芽开始  在18~20℃下持续5?7天  先后在四个培育阶段可以将大叶藻幼苗栽培到适合大叶藻生长的自然海区中  种子将发芽  形成海草场  待用  即实现大叶藻海草场的恢复。  
一种大叶藻移植方法与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620662.0, 申请日期: 2011-08-03, 公开日期: 2011-08-03
发明人:  周毅;  刘鹏;  杨红生;  刘炳舰;  刘旭佳;  刘鹰;  张涛;  许强;  张立斌;  张明珠
Adobe PDF(35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35/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大叶藻移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支架和大叶藻固定栅  大叶藻固定栅安放在支架中  每个支架中安放一个或多个大叶藻固定栅。  
一种简便的大叶藻海草床生态恢复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579218.9, 申请日期: 2011-08-03, 公开日期: 2011-08-03
发明人:  周毅;  刘炳舰;  杨红生;  刘旭佳;  张晓梅;  刘鹰;  张涛;  许强;  张明珠;  张福绥
Adobe PDF(30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6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简便的大叶藻海草床生态恢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用细绳将大叶藻植株的根部绑在石头上  然后在海区中进行大叶藻栽培  大叶藻的栽培密度为每平方米300?500棵。  
文昌鱼幼体体腔、血管发育的初步研究 期刊论文
海洋科学, 1997, 期号: 3, 页码: 61-63
作者:  毛炳宇;  孙晓阳;  张燕;  赵晖;  马晓丽;  张红卫;  张士璀
Adobe PDF(78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74/0  |  提交时间:2013/10/08
文昌鱼  幼体  体腔  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