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7条,第1-7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蜈蚣藻丝状体的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技术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456127.X, 申请日期: 2014-01-01, 公开日期: 2014
发明人:  王金霞;  董瑞琪;  周百成
Adobe PDF(50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6/0  |  提交时间:2014/08/04
蜈蚣藻丝状体的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技术  其特征在于  通过光生物反应器对蜈蚣藻丝状无性克隆系进行大量扩繁。  
一种大型藻类的微球体构建培养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030881.2, 申请日期: 2012-07-11, 公开日期: 2012-07-11
发明人:  王金霞;  董逸;  周百成
Adobe PDF(85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09/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大型藻类的微球体形态的构建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对将要构建微球体的大型藻  将包埋着藻体的小球于培养液中静止培养7?14天  所述包埋着藻体细胞的褐藻胶球具有直径小于等于1cm的呈圆球状的藻落形态。  取其无性系  即可获得较为稳定的微球体  所述分散、打碎的无性系藻类细胞是将大型藻用物理方式切段获得大小均一的藻段  将其分散、打碎  藻段在0.5?5mm  将分散  所述打碎的无性系藻类细胞置于1.5?3%的褐藻酸钠溶液中  充分混合使之分散均匀  而后将褐藻酸钠藻段溶液全部滴入0.1?0.2m的cacl2溶液中进行固化10?30分钟  即可获得包埋着藻体细胞的褐藻胶球  
一种利用大型海藻进行水处理的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036522.3, 申请日期: 2011-08-24, 公开日期: 2011-08-24
发明人:  王金霞;  董瑞琪;  周百成
Adobe PDF(33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利用大型海藻进行水处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利用大型海藻无性系细胞进行处理水系。  
一种大型藻类的微球体形态及其构建培养方法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180262.2, 申请日期: 2010-10-20, 公开日期: 2010-10-20
发明人:  王金霞;  董逸;  周百成
Adobe PDF(72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72/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大型藻类的微球体形态  其特征在于:大型藻类为具有较强细胞全能性的无性系  构建成直径小于等于1cm的呈圆球状的藻落形态  即为微球体(Microsphere)  构建成的微球体状态使藻类细胞停滞在构建时的某一生长阶段不再继续分化  进而通过光生物反应器进行大量扩繁。  
一种双向逆流式微藻培养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ZL200520094742.1, 申请日期: 2007-03-14, 公开日期: 2011-07-15
发明人:  刘鹰;  杨红生;  张涛;  周毅;  刘保忠;  王金霞;  毛劲松;  刘石林;  张桂臻;  俞志明;  冯志华;  张福绥
Adobe PDF(36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7/1  |  提交时间:2011/07/15
双向逆流式微藻培养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510047992.4, 申请日期: 2006-08-30, 公开日期: 2006-08-30
发明人:  刘鹰;  杨红生;  张涛;  周毅;  刘保忠;  王金霞;  毛劲松;  刘石林;  张桂臻;  俞志明;  冯志华;  张福绥
Adobe PDF(35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6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一种双向逆流式微藻培养装置  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塑料薄膜培养袋、内置光源、外置光源、空气过滤装置、导流桶  培养袋内设导流桶  其外侧设有外置光源  空气过滤装置过滤后的空气经充气管、气石至导流桶底部  导流桶侧壁上下开有导流孔  导流桶内设有机玻璃管  内置光源置于有机玻璃管内。  
饵料微藻培养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03133827.5, 申请日期: 2004-03-24, 公开日期: 2004-03-24
发明人:  刘鹰;  杨红生;  刘保忠;  张涛
Adobe PDF(39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7/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一种饵料微藻培养装置  所述光源安装在导流桶(3)里和/或钢丝圈(15)外侧或微藻培养袋(1)顶部。  其特征是:主要由微藻培养袋(1)、光源、气管(2)、导流桶(3)、增氧泵(11)及气石(14)组成  气管(2)位于导流桶(3)中  其中:微藻培养袋(1)安装在底座(8)上  一端接收来自增氧泵(11)的气体  位于圆柱形钢丝圈(15)内  另一端与气石(14)相接  微藻培养袋(1)底部设藻液排出口(13)与饵料池相通  导流桶(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导流孔(7)  顶部设进水管(12)与经过培养后的藻种、配制好的营养液及消毒海水相通  内部安装一导流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