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9条,第1-9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笠贝胚胎中胚层早期发育模式及MAPK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 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2
作者:  孙德慧
Adobe PDF(1894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26/0  |  提交时间:2022/06/11
原肠作用  中胚层发育  外中胚层前体细胞  MAPK信号  组织者细胞  
笠贝和石鳖贝壳形成区早期形态建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学位论文
工程硕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作者:  杨伟红
Adobe PDF(720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1/3  |  提交时间:2020/06/11
贝壳形成区,形态发生,腹足纲,多板纲,假体节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和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生长特性以及骨骼发育与畸形研究 学位论文
理学硕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8
作者:  吕雪娇
Adobe PDF(801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80/2  |  提交时间:2018/05/30
大菱鲆、鞍带石斑鱼、生长特性、骨骼发育、骨骼畸形  
褐牙鲆三种细胞系的建立、鉴定及dnmt3基因表达模式初步分析 学位论文
,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
作者:  彭丽敏
Adobe PDF(651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46/1  |  提交时间:2015/06/02
褐牙鲆  性腺  肌肉  细胞系  Dnmt3  Real-time Rt-pcr  
牙鲆原始生殖细胞的标记及其迁移机制的初步研究 学位论文
,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
作者:  李美洁
Adobe PDF(1692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26/1  |  提交时间:2015/06/01
原始生殖细胞(pgc)、牙鲆(olive Flounder)、nanos3、3′非翻译区(3′utr)、sdf1、cxcr4、pgc迁移  
牙鲆肌肉发育调节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学位论文
,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8
作者:  张玉青
Microsoft Word(3109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5/0  |  提交时间:2010/11/04
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Myf5  Myod  Foxd1  Foxd3  Foxd5  Rt-pcr  原位杂交  显微注射  过量表达  
斑马鱼肌肉发育相关基因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 学位论文
,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8
作者:  孙威
Adobe PDF(137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506/2  |  提交时间:2010/11/04
斑马鱼  原位杂交  显微注射  过量表达  
青岛文昌鱼肌肉生化分析及其功能基因的研究 学位论文
,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7
作者:  马俊凯
Adobe PDF(118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44/1  |  提交时间:2010/11/04
快、慢肌  酶组织化学  克隆  表达  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  
Follistatin 基因在牙鲆胚胎中的表达及其在肌肉发育中作用的研究 学位论文
,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6
作者:  刘庆华
Adobe PDF(138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20/2  |  提交时间:2010/11/04
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Follistatin  胚胎发育  肌肉  原位杂交  显微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