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造山带晚三叠世(次)火山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 |
胡妍 | |
Subtype | 硕士 |
Thesis Advisor | 牛耀龄 |
2015-11-12 | |
Degree Grantor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Place of Conferral | 北京 |
Degree Discipline | 海洋地质 |
Keyword | 碱性基性岩脉 酸性火山岩 后碰撞 东昆仑造山带 |
Other Abstract | 东昆仑造山带是青藏高原北部一条重要的构造岩浆带, 广泛分布晚三叠世火 山岩(T3e)。本论文以东昆仑造山带晚三叠世基性岩脉(辉绿岩)和酸性火山岩 ( 流纹质凝灰岩、 流纹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 U-Pb 年代学、 主微量元素 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方法,对该套(次)火山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取得了 初步认识。 东昆仑造山带晚三叠世(次)火山岩的喷发年龄为 228-218 Ma。 其中 基性岩脉侵入更老(~ 8-9 Myrs)、更大的 A 型花岗岩岩基内, 代表演化的碱性玄 武质岩浆。 这些岩脉的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现今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相似, 但也具有微弱的大陆地壳特征(即富集 Rb、 Pb,亏损 Nb、 Ta、 Ti)。它们的微量 元素特征以及高 87Sr/86Sr (0.7076 - 0.7104), 低 εNd(t) (-2.18 ~ -3.46)和低 εHf(t) (-2.85 ~ -4.59)的同位素特征表明该基性岩脉起源于交代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并在 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地壳混染。酸性火山岩具有高LREE/HREE 比值 (如, [La/Yb]N= 5.71-17.00), 负 Eu 异常和 Sr、 P 强烈亏损的特征, 类似于典型的大陆上地壳组 成(UCC)。 高的 87Sr/86Sr (0.7213-0.7550), 相对 UCC 亏损的 εNd(t) (-3.83 ~ -5.09)和 εHf(t) (-3.06 ~ -3.83), 以及和同期基性岩脉、 高 Nb-Ta 流纹岩( 东昆仑造山带晚三 叠世壳-幔混合型火山岩) 重叠的同位素比值, 表明酸性火山岩是由 45-50%地壳 物质和 50-55%幔源基性岩浆(很可能是基性岩脉的母岩浆) 混合的产物。 其中 幔源基性岩浆作为新生地壳物质底侵或侵入至下地壳, 该新生地壳受后来底侵岩 浆的加热发生部分熔融产生酸性火山岩。我们提出东昆仑造山带晚三叠世基性岩 脉和酸性火山岩的形成与后碰撞伸展及相关的造山垮塌有关, 这样的构造背景对 引起软流圈上涌发生减压熔融并导致先前交代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及地壳熔融的 过程至关重要。 本研究对理解造山带背景下从洋壳俯冲到陆-陆碰撞再到后碰撞 过程中岩浆的起源和新生陆壳增生的过程提供了依据。 |
Document Type | 学位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86521 |
Collection | 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胡妍. 东昆仑造山带晚三叠世(次)火山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毕业论文-胡妍-提交版-终.pdf(2766KB) | 学位论文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View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