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多胺及在赤潮演替中的作用初探
李彩艳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赵卫红
2011-05-2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关键词赤潮 2-苯基乙胺 腐胺 亚精胺 精胺
摘要本论文通过国家藻华973项目2010年春季航次MC2010-1和MC2010-2及国家自然基金共享航次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藻体培养实验,测定了2010年4月、5月、6月、10月东海海水和围隔试验中游离态2-苯基乙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中肋骨条藻生长过程中体内和体外游离态多胺的变化,对实验室和现场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 腐胺和亚精胺是我们检测到的中肋骨条藻体内的主要游离态多胺。藻体内游离态多胺浓度在培养过程中浓度一直增加,且在消亡期增长率更大。腐胺/亚精胺与藻密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2 = 0.9972),可较好地反应细胞周期的变化。精胺/亚精胺先于藻密度的变化,符合多胺对细胞生长的调节模式。培养液中主要的游离态多胺为腐胺和亚精胺,藻体在生长过程中既可以从环境中吸收多胺,也可以向环境中释放多胺,消亡期藻体会释放大量多胺。 2010年4、5月份海水中精胺的含量最高,亚精胺最低。在赤潮爆发的断面,4种游离态多胺的浓度大都较高。5月份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总体水平与4月份相比均有所下降,且垂直分布不同,但组成比例变化不大。5月份腐胺和精胺的大面分布和叶绿素a较为相似。腐胺和精胺可能在赤潮的演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隔实验发现,盐度的变化,硝氮、氨氮和磷酸盐的添加比例及添加方式均会对藻体的生长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水体中多胺的浓度。 2010年6月份海水中腐胺的含量最高,浓度为5.16~62.28 nmol/L,占总组成的比例为62%±15%。亚精胺的含量最低,浓度为0~6.98 nmol/L,占总组成的比例为6%±5%。从大面分布看,4种多胺在长江口和杭州湾附近浓度大都较高。从各断面的垂直分布看,2-苯基乙胺、亚精胺和精胺在大多数断面的中层浓度均高于底层浓度。腐胺在大多数断面的底层浓度高于表层浓度。夜光藻赤潮爆发处多胺的浓度相对较高。 2010年10月份东海主要的游离态多胺浓度为亚精胺和腐胺,分别占到比例组成的43%±15%和37%±15%。从大面分布看,多胺的高值出现在杭州湾及长江口附近的赤潮高发区。从各断面的垂直分布看,2-苯基乙胺在大多数断面的中层浓度大于表层浓度,腐胺在大多数断面的表层浓度大于中层浓度;亚精胺在所有断面的底层浓度大于表层浓度,精胺在大多数断面的中层浓度最高。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889
专题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彩艳. 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多胺及在赤潮演替中的作用初探[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多胺及在赤潮演替中的作用(1412KB) 限制开放CC BY-NC-SA浏览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彩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彩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彩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多胺及在赤潮演替中的作用初探-李彩艳.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