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 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春季不同水团对南海南部上层海水中悬浮体物质组成和分布特征的影响
张凯南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王珍言
201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关键词悬浮体 物质组成 分布特征 水团 南海南部
摘要2012年4~5月在南沙群岛南部海域的80个测站分层采集了悬浮体水样,并用LISST-100X C和917 plus CTD现场测量获得了200m以浅水体中悬浮体体积浓度、粒径以及温度、盐度、浊度和叶绿素的连续剖面数据。分别选取受到来自中南半岛沿岸的混合水、南部陆架水、巴拉巴克海峡西侧苏禄海与本地海水的混合水、南沙中央水4个水团影响的4个典型区域、2条代表性断面以及4个典型站位,初步分析了各水团影响下悬浮体的组分、体积浓度、粒度特征。发现大洋水体中悬浮体粒径较大,主要组分为生源大颗粒,其粒径多在100μm以上。另有少量无机矿物碎屑,其粒径大部分小于10μm,少量较大碎屑的粒径在10~30μm之间。调查区悬浮体含量很少,体积浓度较小,均值为2.96μl/l。 研究表明,影响研究区域悬浮体组分及其分布特征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悬浮体物质来源的影响。研究区域水体悬浮体主要包括陆源无机碎屑和生源颗粒物,前者粒径较小,一般小于32μm。后者粒径较大,多在100μm以上。因此,悬浮体的物质来源直接影响着悬浮体的粒度特征。悬浮体中陆源无机物含量较高则中值粒径较小,生源物质含量较高则中值粒径较大。(2)水文条件的影响。水文条件对悬浮体浓度、粒度及组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盐度、光照对浮游植物量的限制作用和温度盐度跃层对上层沉降悬浮体的积累作用上。(3)地形及上升流的影响。未完全消退的冬季风推动沿岸流南下,在浅水区形成上升流,上升流带来的营养物质使该地区生物量较大,且在底部引起沉积物再悬浮。 巽他陆架北缘浅水区的南部陆架水中悬浮体体积浓度最大,但中值粒径最小。这是由于该水团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大,悬浮体中陆源无机颗粒含量在四个水团中最高,因而中值粒径较小。陆架水位于南部陆架边缘的上升流区,浮游生物在四个水团中最为丰富,致使近表层悬浮体以生源物质为主,近底层悬浮体则以上升流带来的再悬浮的底部陆源沉积物为主。另外,南部陆架水盐度较低,垂向变化梯度大,跃层使悬浮体在盐度跃层处累计絮凝形成大颗粒絮凝体。111°E以西大陆坡折区附近水体为随沿岸流南下的沿岸混合水,该水团携带有较多的陆源无机碎屑,使该海域悬浮体中的陆源物质比远海水团多。巴拉巴克海峡西侧海域受西侵的苏禄海水与本地海水的混合水的控制,盐度在四个水团中最高。该水团悬浮体中的陆源物质较少,硅藻较多,浮游植物是控制该水团真光层中悬浮体分布的最主要原因。南沙群岛中部海域受南沙中央水的控制,该水团悬浮体以生源物质为主,陆源物质很少,真光层内生物活动是影响悬浮体分布的主要因素。但该水团营养物质得不到来自外来水体的补充,生物量较少,因而其悬浮体体积浓度在各水团中最小,又因陆源细颗粒物质较少,以生源大颗粒为主,使其中值粒径在各水团中最大。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680
专题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凯南. 春季不同水团对南海南部上层海水中悬浮体物质组成和分布特征的影响[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春季不同水团对南海南部上层海水中悬浮体物(5242KB) 限制开放CC BY-NC-SA浏览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凯南]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凯南]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凯南]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春季不同水团对南海南部上层海水中悬浮体物质组成和分布特征的影响-张凯南.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